乾嘉常州诗派中“洪亮吉范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嘉常州诗派中“洪亮吉范式”

乾嘉常州诗派中“洪亮吉范式”   内容提要: 乾嘉常州诗派除了诗歌风格上的趋同外,在伦理道德上亦有相似之处,他们大多忠、孝、友、悌皆备,道德、文章俱佳。常州诗人的忠梗、迂憨在洪亮吉身上体现得尤为集中,堪称范式。对其进行个案研究,既可促进对洪亮吉及其诗歌与诗学理论的探讨,亦可促进对常州诗派的思考,同时对透析乾嘉士子心态,洞悉乾嘉士风与世风亦有裨益。    关键词: 常州诗派 洪亮吉 范式 忠孝友悌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69-73   诗人的生命往往既在其作品世界里,又在其生平事迹中。想要很好地了解诗人的人格精神、心灵世界,就不仅要阅读其诗歌作品,而且要观照其一生行事。诗歌流派的诗风祈向,表面上看是诗歌风格的相似与趋同,本质上则是诗人人格精神的一致与同构。知人论世乃传统的诗歌批评方法,研究常州诗派既要从诗歌世界中探析,也需从生平行事中寻绎。洪亮吉是常州诗派中典型人物,其一生行事堪称范式。    洪亮吉(1746—1809),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自幼丧父而刻苦读书,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等人友善,有“毗陵七子”之目。在诗歌创作上颇得袁枚、赵翼等人的赏识。学使朱筠谓“甫到江南,即得洪、黄二生,其才如龙泉太阿,皆万人敌云。”[1]2330洪亮吉在经学、小学、史学、文学、地理学、方志学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人口学家。他在科举之路上跌打滚爬的时间实在太长,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十五岁才以榜眼高中,成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后督贵州学政。嘉庆元年(1796)回京供职,嘉庆五年(1800)以越职言事获罪,充军伊犁。三个月后赦还,从此家居撰述至终。    一    清代常州人文荟萃,堪称文献之邦。袁枚诗云:“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2]690龚自珍《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云:“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3]494严迪昌《清诗史》亦云:“常州在清代人文蔚起,如包括所属八邑,更是景观惊人。乾隆时期,常???这个‘部落’最称鼎盛,诗、文、词、画、经学、史学莫不名家辈出。即以诗论,先是黄景仁、洪亮吉称‘洪、黄’,后又加上孙星衍,称‘三家’,又添进赵怀玉为‘孙、洪、黄、赵’,最后则有‘毗陵七子’之号。这个群体,除了黄景仁外,洪亮吉名声影响最大。”[4]924常州诗派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包世臣认为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5]629在诗歌创作上洪亮吉稍逊黄仲则,在诗论建树上则当仁不让,其《北江诗话》堪与赵翼的《瓯北诗话》相颉颃,是乾嘉常州诗派诗学理论的基石。维特根斯坦曾言:“一个人所写的东西的伟大依赖于他所写的其他东西和他所做的其他事情。”[6]94洪亮吉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交际之广、声誉之隆并非仅凭“文章”,主要应该是“他所做的其他事情”——道德行为上的垂范。洪亮吉既是有才之人,更是有德之辈。由于地域因素、历史承继、家族文化的影响,加之常州士子普遍具有的忠梗、迂憨之气,常州诗人磊落高旷、性情耿介、节操高尚,在这方面洪亮吉堪称范式。洪亮吉生于文化世家,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在其一生的文化含茹、人格育成中,“士先器识而后辞章”[7]206的儒家信条对其影响甚巨。道德是文章的内质,文章是道德的外化。洪亮吉的道德、文章皆服从于“忠孝”思想,是其人生奋飞的双翼。他一生恪守儒家传统,从不越雷池一步。“洪稚存太史志行气节,儒林引重。”[1]2396洪亮吉认为诗歌“当又求之于性情、学识、品格之间”[1]2296,其诗学主张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道德内涵。因此,在研究洪亮吉诗歌时,“以审美的标准评价艺术性,以超审美的标准评价伟大性。”[6]94本文以常州诗派中“洪亮吉范式”为研究中心,以“品格”为向度,以期引起学界对洪亮吉以及常州诗派的诗歌矿藏进行深度掘进,有望获得更多的乌金瑰宝。    (一)荩臣忠心    “男儿处身世,恩重命亦轻。”[1]1934洪亮吉怀有强烈的知恩图报的心理。“荩臣事业先清节,传世文章已白头。只我受恩惭未报,青冥高望渺含愁。”[1]842“高宗纯皇帝上宾,亮吉以供奉内廷奔京哭临。”[8]5559洪亮吉的忠君思想既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承继,又有士为知己者死之因素。其憨直、忠贞,既源于个性禀赋,又是受常州人文环境的熏染,包括师生友朋间的激发与焠厉。    洪亮吉特立独行、敦品励节,他一心为国,不避嫌怨。从其弹劾贪官一事可以管窥当时士子心态、官场壸奥。“仁宗亲政,诏求直言极谏之士。亮吉念身自微贱,受知两朝,居侍从之列,欲终不言则非人臣匪躬之义……自闻诏后,不知寝食者累月。”[8]5559“因陈时政数千言,指斥故福郡王所过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