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瘫患儿输液中四肢浅表静脉护理
脑瘫患儿输液中四肢浅表静脉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脑瘫患儿输液过程中四肢浅表静脉保护的方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住院脑瘫患儿67例,进行穿刺前静脉的选择、合理选择穿剌点方法、穿破静脉后的补救方法、输液过程中有效固定、新法拔针等保护措施,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总结分析穿刺效果。
结果:本组67例脑瘫患儿在输液疗程中,四肢浅表静脉均无菌性炎症发生,输液过程顺利,效果理想。
结论:对脑瘫患儿输液过程中实施静脉的保护,要结合脑瘫患儿的具体情况,确保疗程输液的顺利,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脑瘫 浅表静脉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18-02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妊娠至小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瘫脑患儿的康复治疗一般通过静脉给予营养脑细胞及改善脑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并辅助康复训练等。脑瘫患儿的治疗疗程较长,并且由于患儿的残障、好动等因素,患儿不能配合输液,所以脑瘫患儿的静脉输液往往比一般患儿难度大。因此对脑瘫患儿四肢浅表静脉的保护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则显得尤为重要,静脉输液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护理的质量,患儿的康复等。本文就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浅表静脉保护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2月住院的脑瘫患儿6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个月~6岁;2~12个月9例,1~3岁者41例,4~6岁者1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4~5号一次性普通静脉输液针输液。
1.2 静脉保护方法。
1.2.1 静脉的选择。穿刺前,应选择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免在关节部位、静脉瓣处穿刺;和治疗医师沟通,了解患儿的运动异常类型,肢体活动情况,训练方案等;使用血管应有计划,穿刺时从静脉末梢一端开始穿刺,遵循先下后上,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穿刺,两侧肢体交替使用血管;小儿浅表静脉不明显,天气???时注意保持手足温暖,必要时加热水袋热敷。
1.2.2 静脉穿剌方法。首先要选择好分别进入皮肤、血管的位置和角度,心中有数,做到一次成功,进针时要避免进入皮肤即进入血管,这样易造成出血,同时要避免进针过长对血管造成刺激和机械性损伤,提高小血管的再利用率,对瘦小儿童更应选用细小针头,针头要锐利;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特征,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时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扎止血带要适时,过早过紧扎止血带,会引起肤色发绀而使静脉显露不良,且引起患儿肢端憋胀不适和麻木,于临穿刺前扎止血带可避免这情况发生,扎止血带不要太远,约在穿刺点上4~5cm,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往远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征,由浅入深进针,进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
1.2.3 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可用手指压穿刺部位法进行止血,消毒手指,穿破静脉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出,当有回血时停止,立即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进行四肢血管穿刺时,于此时松开止血带,按压片刻后,再向前平进一段,避免渗漏。
1.2.4 固定。多数脑瘫患儿运动发育不正常,给输液固定带来一定的困难。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注意针柄要固定好,不可用手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固定时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以致针头移位,穿出血管,造成局部肿胀,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除了用输液敷贴固定外,增加两条普通胶布作环形固定,要松紧适度;手足肢体要用夹板固定,有利于保护患儿肢体皮肤,固定时注意使肢体处于正常功能位置;手背固定时,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要注意输液管不在局部盘绕,容易牵扯而导致针头松脱。
1.2.5 输液过程管理。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或坏死,并注意有无溶液外溢;观察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及固定胶布的松动;要特别注意检查局部固定的情况,发现松脱要及时加固,观察的情况要作好记录;输液过程中应让患儿取舒适的体卧位,这样才能安静配合输液。
1.2.6 拔针手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以防皮下瘀血,按压时间为3~5min。这种拔针法能减轻或消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小学《羽毛球社团》教案(36页) .pdf VIP
-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ppt VIP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VI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汇编.docx VIP
- 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课件.pptx VIP
- 印花助剂及其应用.pptx VIP
-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
- Q_370705WAD008-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氯化铵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