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人为因素,夯实文献采访质量控制基石
控制人为因素,夯实文献采访质量控制基石
[摘 要]基于采访工作特性及采访人员素质和采访行为是采访质量控制中极具活性的关键因素的认识,从实施人为因素控制的角度出发,探讨文献采访质量控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献采访;质量控制;采访人员
[中图分类号]G25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4-0030-03
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一项传统的核心业务工作,其工作绩效直接影响图书馆藏书的质量,进而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图书馆职能的发挥。长期以来,图书馆界的同仁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采访质量控制问题进行过理论性探讨,但鲜有文章就采访质量控制中“活性”最大的关键因素——采访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及其采访行为的“控制”进行系统地研讨。
笔者从事文献采访实际工作20多年,经历文献采访“手工—自动化—网络化”的工作方式的变革,经历图书出版发行从新华书店一统天下到国营、民营书店各领风骚的格局,经历院校合并、高校扩招,经历图书馆购书经费从短缺到大幅增长等过程,深刻体会到“人为因素”对采访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影响,所谓“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样的制度环境和工作程序、条件下,若无严谨、精细的人为因素控制机制,其效果必然有极大的差别。
1 采访工作特性与人为因素影响
1.1 采访人员是馆藏原则和方针的具体实践者
采访工作是理论指导实践且操作性极强的工作。虽然每个图书馆都有各自的藏书发展规划、馆藏原则、采访工作规范(细则),但是这些条规相对于每一种具体的、千变万化的图书来说,是笼统的、抽象的,需要采访人员将这些无量化、无标准化的原则、方针具体应用到对每一本书的选择、判断的采访实际工作中。至于最终能否实现采访目标,则受制于采访人员对这些原则的理解、领会以及具体贯彻到采访工作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这种能力和水平又受制于采访人员对出版发行信息的掌握、学科分布及变化的了解、自身的业务经验和学术修养[1]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1.2 采访人员是藏书大厦的建设者
尽管因为自动化和???络化的影响,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包括采访业务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但采访工作的核心内容,即对图书内容和价值的判断、图书的选择,最终还是要依靠人脑思考后才能完成,再先进的机器和系统都无法替代采访人员的思维活动。例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多年来多方面提供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途径,如主页的购书推荐、定期下发各院系便于专业教师选订的纸质书目、设读者意见箱和读者荐购本、书面和电子的读者问卷调查,等等,都是靠采访人员来完成的。可以说,图书馆的藏书“大厦”是采访人员在众多的发行渠道中,通过不同的采购途径,日复一日地在浩如烟海的出版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一本一本地选择,一砖一石垒起来的。尤其在当前,图书出版发行的繁荣、混乱和无序并存,图书出版选题内容重复,质量良莠不齐,征订书目繁杂,采访人员的工作认识、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经验、工作水平对图书采访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水平与素养的采访人员,会产生不同的工作结果。
1.3 采访工作易懂难精
采访工作“易”在其没有标准。表面上看,采访工作工序单纯,查重、下订数,容易上手,似乎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就不难胜任。以至于有不少采访人员认为,即使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在不了解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不了解馆藏的情况下照样可以上岗工作。其实这是对采访工作的误解。这种误解非常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图书采访的质量,不利于优秀采访人员的培养。
采访工作“难”也在其没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明确判断错对的尺度,没有易于采访质量检查的方法,也很难对采访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短期内做出明确的评价,这是采访工作明显区别于图书馆其他业务工作的地方。这一特性使得采访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种灵活性和自由度为采访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度掌握不好,极易造成采访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图书订购的失误和偏差,长此以往,会使馆藏失去质量。
如何让采访(选书)这一“活性”很大的行为规范化,是文献采访质量控制的关键。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人才业务素质培养着手,建立以质量检查及业绩奖罚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控制机制。
2 采访人员思想与业务素质的培养
2.1 慎重引进、积极培养采访人员
图书馆的文献采访人员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图书经费使用的具体“操盘手”,因此采访岗位人员的素质尤其重要。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采访人员一般由具有某专业硕士甚至博士学历,而且具有基础学科本科毕业加修图情专业背景的人担任。我国由于历史及现存的图书馆实际状况等各种原因,在短期内很难吸引精英人才,形成一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总体战略下特色路径.doc
- 恩师吴泽通古晓今史学大家.doc
-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过程与“偏差”.doc
- 恶意透支与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并存时数额认定.doc
- 悬移支架工作面延伸实践与应用.doc
- 情与法博弈与共融好意同乘侵权责任承担.doc
- 情凝“熊猫血”一个中国家庭与“洋媳妇”幸福合唱.doc
- 情势变更原则本土化构建中若干问题思考.doc
- 情感化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中运用.doc
- 情感元素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中作用研究.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