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民粹主义时代审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民粹主义时代审视

新民粹主义时代审视   当今中国的民粹主义,是民生时代的民粹主义,是民权时代的民粹主义,是网络时代的民粹主义。对于民粹思潮无须妖魔化或崇高化,多元思潮平衡共存是社会生态健康的标志   当下中国的民粹思潮,既与历史的、他国的民粹主义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套用时尚的话语,那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民粹主义。   民生时代的民粹主义   主义的背后是利益,哪怕是最华丽辞藻修饰的主义,揭开盖头之后都是赤裸裸的阶级、阶层、集团乃至个人的利益。民粹主义的立足点是平民的利益。民粹主义兴盛之时,必定是平民利益失衡之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有大幅度地提高,这是基本的事实。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有所扩大,无论是纵向的历史比,还是横向的全球比,都非常刺眼。社会分化历来是民粹主义的土壤。纵览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之中尤其是多次各种金融风暴的冲击之下,严重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中下层受到剧烈的冲击和阵痛,使民粹主义在全球呈此起彼伏之势。   平民是社会的中下层,既患寡,又患不均。有些群体在改革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蒙受了巨大的牺牲,生活在社会的边缘。有些群体虽然绝对生活有了改善,但感到社会不公、利益相对受损。解读民粹思潮,除了穷人的一面,还要看到作为平民对立面的富人。中国当前富人急剧增多,但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一些富人的财富来路受到质疑,并不是来自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财富的使用受到非议,生活奢侈,处事张扬,蔑视平民屡见不鲜。穷的不公,富的不仁,都在刺激民粹思潮。      民权时代的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政治思潮,必须从当代民主发展的新态势加以把握。民粹主义与民主主义具有内在的深刻的联系,中下层民主意识的启蒙和发育的时期,往往是民粹主义容易爆发时期。民粹主义是民主化潮流的副产品。国际上最近几十年民主化浪潮从第三波到第四波席卷了全球,在中下层民众卷入民主化之际,在民主发育还不成熟之时,民粹相伴着民主几乎是一种宿命。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培育和发展民主的过程。最近几十年中,经济水平提升、教育水平提升、国际视野扩展、社会流动加快,这些民主化内在因素都有着从量到质的飞跃,这是中国民主化不可逆转的基础。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旨在动员包括中下层的广大民众,都要颂扬普通民众。为主流理论所动员、为社会发展所推动,当今中国民众的民主、民权意识显著提高,然而政治现实与他们的政治理想有更大的距离,民主意识以民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不足为奇。还要指出的是,官员本应是民众期望的人民的公仆,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有的官员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官员贪赃枉法,腐败腐化,触目惊心;有的政策朝令夕改,与民争利。官民矛盾也是刺激民粹思潮的重要因素。   网络时代的民粹主义   民粹情绪要表现出来,或是诉诸于行动,或是诉诸于言论。行动不常见,言论最常见。但是以前社会中下层缺少表达的机会,民粹情绪多通过一些知识阶层的代言表达出来。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兴起,对于言论来说具有革命性意义。互联网廉价、便利、开放,是平民化工具。尤其是微博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的门槛一再削平,传统的话语权威正在被解构。现实生活中,当中下层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且通过传统途径难以表达和解决时,互联网成了最容易的也最可能的出口。相比于社会其他舆论领域而言,互联网是最具有民粹色彩的地方。   当传统传媒领域仍然是社会精英盘踞的地方,互联网上涌起了民粹主义的大潮,不仅是各色的知识分子在发言,而且更多的是普通民众的直接表达。他们在传统领域或是没有表达的机会,或是处于边缘,却在互联网上唱起了主角。专家、官员、富豪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强势阶层,他们都比普通网民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影响,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然而在网络上,他们却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弱者。社会中下层借助互联网,终于将人数的优势转化为话语的优势。平民人多势众,专家寡不敌众,甚至一些贵为座上嘉宾的著名专家学者,也呼吁要顶住互联网的压力。   既不要妖魔化,也不要搞民粹崇拜   妖魔化民粹主义,主要是夸大民粹思潮并将之污名化。一些人一提民粹主义,就夸大民粹思潮的存在,似乎整个社会都笼罩着民粹,互联网上是民粹暴虐。其实,中国社会生活中主流的不是民粹主义,毋宁说民粹的声音来自社会的变化地带;即使是互联网上也不都是民粹主义的,网络是社会的反应,各种思潮应有尽有。一些人评价民粹主义,总将各种明显贬义的帽子先将之扣上,如将民粹主义归结为反改革开放、反市场经济,仇富、仇官、仇专家,爱专制、爱文革等等。民粹思潮中确实有这样的声音,但这些绝对不是民粹思潮的主流,更不是民粹思潮的全部。把民粹主义歪曲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