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子与张南轩仁说论辨
朱子与张南轩仁说论辨
[摘 要] 考察了张栻仁学思想的来源、演变、树立及仁说的义理与结构等问题,认为南轩仁说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以心之道为中心的心性论,以克己为主的为仁之方和论仁之兼能与贯通。探讨了朱熹与张栻两人仁学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比较,认为对“天地之心”的不同理解是朱张仁说分歧的起因。
[关键词] 朱熹;张栻;心性论;为仁之方;仁说
[中图分类号] B24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6—0038—08
“仁”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始自孔孟以来,经过汉唐儒学,对“仁”的基本观念是“博爱”;到北宋,理学家以“与物同体”(程颢) 、“仁性爱情”(程颐)来探讨“仁”的涵义。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转变,尽管它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该力行的对象变成一个概念分析的对象,可它又意味着对“仁”之形而上的、本质性的探讨全面地开始。至南宋,朱子和张南轩围绕“仁”的问题展开了持久而深刻的讨论。由此,朱张两人都写成较为系统的《仁说》,且成功地树立了各自的仁学思想。这是宋代理学仁学思想的顶峰和终结。
一 讨论朱熹《仁说》南轩仁学思想的树立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朱熹草拟《仁说》之后,寄交南轩请教。对此南轩提出了逐条批评意见和自己的观点,很不幸此件南轩答信已佚,未载于今传南轩文集,今日无法看到当时南轩对朱熹《仁说》草稿所提出的内容大概如何。
朱熹在《张南轩文集序》中说:“敬夫即没,其弟定叟裒其故稿,得四巨编,……。因复益为求访,得诸四方学者所传凡数十篇。又发吾箧,出其往还书疏读之,亦多有可传者……或者已用别本摹印而流传广矣。遽取观之,盖多向所讲焉而未定之论。而凡近岁以来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精语,反不与焉……于是乃复亟取前所搜辑,参伍相校,断以敬夫晩岁之意,定其书为四十四卷。”参见《朱熹集》卷76(郭齐·尹波点校,《朱熹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3978页。又与吕祖谦书中说:“钦夫遗文见令抄写,其间极有卓絶不可及处。然亦有旧说不必传者,今便不令抄。”参见《答吕伯恭》第90书,《朱熹集》??34,1513页。从此来看,南轩殁后朱熹编纂南轩文集时,他认为不必流传的早年的思想资料与未定之论均被删刻了。这带来南轩哲学思想硏究上很大的损失。 收到南轩的批评之后,朱熹更加琢磨草稿,同时对南轩的批评和观点进行申明解释,然后再寄给南轩省察,此信仍载于朱熹文集。
《答张钦夫:论仁说》第12书,《朱熹集》卷32,1391页。 在此信中朱熹一边驳斥南轩的批评,一边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窥见当时两人之间的争点在何处。
此外,朱熹针对南轩和湖湘诸儒之观点进行批评,如《答张钦夫:又论仁说》第13书,《朱熹集》卷32,1394页;《答张钦夫:又论仁说》第14书,《朱熹集》卷32,1396页等。这些书信均在乾道八年之写作。 稍后,南轩把自己的观点再寄给朱熹,此信还留着。
《答朱元晦秘书》第9书,《南轩集》卷20(杨世文,王蓉贵校点,《张栻全集》,长春出版社, 1999),835页。 这些书信往来均乾道八年之事。
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南轩与朱熹之间的有关仁的讨论继续下去。
《答张钦夫:又论仁说》第15书,《朱熹集》卷32,1397页。该信是对《答朱元晦秘书》,《南轩集》卷20之第9书的答信。依笔者之管见,《答朱元晦秘书》,《南轩集》卷20之第13书是对《答张钦夫:又论仁说》《朱熹集》卷32之第15书的回信。 南轩勉强承认朱熹仁说再无嫌疑之后,这场争论才结束。但南轩仍然有所不满,所以他自己也作一篇有关仁的论说,这就是南轩《仁说》。
在此我要集中考察南轩自作仁说之前,他与朱熹讨论后者《仁说》的一些信函,以此来探讨南轩仁思想的主要内含和其特点。
二 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南轩仁学
思想的旨归
我们要准确地了解南轩《仁说》之思想与主要概念之独特涵义及仁学思想之特点,首先要对南轩仁学思想的根本旨趣,先了解其大方向、目标。徜或只看文字或概念之间的表面的相似性,恐不免一些误解。若要理解南轩仁思想的根本旨趣,从南轩与朱熹之间的仁说讨论来看问题,较容易看破南轩仁学的核心宗旨在何处。
乾道八年朱熹撰作仁说,同湖湘诸儒争论知觉训仁,南轩对此两者均有嫌疑和不满。因为无论如何朱熹仁说是以伊川的分解性理解为基础的,其旨趣同明道并不契合;湖湘诸儒所持的上蔡知觉说虽是从明道来的,却处处与伊川之言论有冲突矛盾。南轩认为明道和伊川的仁思想之间虽有不同之处,然而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意义,不可取此弃彼。南轩的意图是要将二程之仁思想溶进一个体系里,因为在宋代哲学中,二程对仁的新的阐释具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不可偏取。但他对仁的基本思路是从程颢、胡宏来的,所以他在这种脉络下尽量吸收伊川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天津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模板专题精讲精练6 人口类综合题 .pdf VIP
- DB64 1522.1-2024养老机构安全应急处置规程 第1部分:老年人意外.pdf VIP
- 《食品科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pptx
- GB51158-2015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 电机检修方案.doc VIP
- 一种高油脱盐乳清配料粉及其生产工艺.pdf VIP
- 日文简历履历书模板大全.pdf VIP
- 入团志愿书电子版其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入团志愿书电子版.pdf VIP
- TZJ 3001-2017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完整版).doc.docx VIP
-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校本教材系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