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商隐另类咏怀诗之我见
李商隐另类咏怀诗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4-02
在李唐王朝,有两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一直为人所关注,其中一位就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使他生活无着落,入仕也为难,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诗中圣哲”的美名。另一位就是李商隐,正如他的诗一样,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让人欲说还休的角色。
李商隐生活在大约813年到858年,大约经历了大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时代,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气象,开始走下坡路了,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政治腐败,矛盾重重,宦官专权,扰乱朝纲;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勾心斗角;藩镇割据,独霸一方;人世纷纭,互相倾轧。这样的时代,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李商隐就是一个典型。
对于儒家士子来说,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最终的目的就是入仕为官,不是有“学而优则仕”之古训吗?不是有“达则兼济”之情怀吗?不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贤圣之准则吗?能够在仕事上显示自己的才华,是任何一个儒家士子都梦寐以求的。而这个入仕理想在李商隐还有另一重要的意义。
李商隐十岁左右,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李商隐是家里的老大,从此他就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他渴望早日为官,以光宗耀祖。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李商隐开始到当时的牛党领袖令狐楚家入幕,并和其子令狐绹交好。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又入幕泾元节度使王茂元家,并娶其女为妻,而王茂元和李德裕交好,被认为是李党之人,也就是说,李商隐在某一天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党争之中,这是他悲剧的开始。一方面,牛党认为他“背恩”,开始排斥他,处处与他为难;另一方面,李党也不欢迎他,不待见他,甚至就连他的岳父王茂元生前也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升迁,李商隐从此就生活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身居俯夹城”,飘转流徙,没有人关心他、在乎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崔钰),而在那样的夹缝中,自己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夹起尾巴,冷眼看世,因为他知道,有时自己的一句话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两边都惹不起,自己还要奔前途,两边又都得罪不起,李商隐很为难,他的性格带有了一种凄婉迷离的色彩,“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惘江头江水声”《暮春独有曲江》。这种性格表现在作品中,就是“朦胧”,他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又怕别人看出来,所以,只能写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爱情、事物等来寄托了。
李商隐的爱情诗本身已经超越了爱情的层面,具有了感怀的作用。比如他的代表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历来都是以爱情诗来理解,说是悼亡诗,李商隐悼念亡妻王氏的;还有说怀念青衣小婢叫锦瑟的;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咏物诗……我认为是另有寄托,是作者借锦瑟感叹身世遭际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作者看到锦瑟,就想起了自己曾经逝去的美好年华。当时作者已经快五十岁了,五十年来自己都做过什么呢?功业未就,一事无成,“无端”二字表明了作者的不满,不满什么,没有说,只是说自己怎么稀里糊涂就活到五十岁了呢?再说瑟,一般都是二十五根弦,可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五十根弦了,不是有所指吗?
中间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一口气用了四个典故来写自己的一生。喜用典,这是李商隐惯用的手法,而很多时候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似乎另有所指,因而显得“深情绵渺”,让人理解不透。
首先李商隐用了“庄生梦蝶”的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是《庄子·齐物论》的最后一章,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李商隐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回想自己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虽然美好,但不实际,是虚无飘渺的,和第一句中的“无端”相照应。
接着第二句用“杜鹃啼血”这一典故来表达,传说周朝末年蜀地有个古国的君主叫杜宇,因为禅位归隐,后来国灭身死,魂化为鸟,名叫杜鹃,日夜啼叫,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哀怨悲切,感人至深,动人心肺。李商隐用这个典故是说自己当年拼命追求一些东西,就像当年望帝把春心托付给杜鹃一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但到老仍空手而回,一个“托”字表明了自己追求的艰辛和执着。
第三个典是“鲛人泣珠”,沧海是产珠的,据说月的圆缺影响珠的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