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茹我们戏更像一碗野菜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如茹我们戏更像一碗野菜汤

李如茹我们戏更像一碗野菜汤   戏剧大师曹禺的继女、英国利兹大学戏剧研究学者李如茹深感惊讶。在上海国际当代戏剧节,她看到将近九成的观众在演出后留下来,向导演提出高水准的问题;在曹禺故乡潜江,她看到容纳近千人的剧场里,连过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这难道不是家学渊远的戏剧学者最愿意看到的事吗?早已定居英国的李如茹,以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为学术旨趣,并因母亲李玉茹在京剧上的造诣以及继父曹禺在戏剧方面的声名显赫,做一些跨文化的研究。   回国演出的是她与丈夫蒋维国共同制作的英文版曹禺戏剧《太阳不是我们的》。在主题为“多原创意”的上海国际戏剧节上,这部由曹禺经典作品《家》、《原野》、《雷雨》、《日出》发展而来的戏剧,被当作开幕大戏率先与观众见面。   “这是英国当代青年对曹禺戏剧的全新诠释,集中交叉呈现一群女人的爱、恨、情欲、乱伦、希望、沮丧以及挣扎。”李如茹在回到英国后的清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太阳不是我们的》是一台跨文化戏剧作品。经过一群年轻英国演员的创造,将中国戏剧大师的语言与现代风格的表演、肢体动作、舞蹈结合在一起。英国演员从自身的角度,发挥自己的情感,折射了中国的人、生活,和以前那个磨灭人性的社会。”   1个曹禺加15个外国学生   无论从何种角度,李如茹带来的都算得上是一部奇特的戏—金发碧眼的英国姑娘,要生生扮演黄皮肤的中国人。   “我们做戏不完全是为了做戏而已。更加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向国外的青年人来传达一些中国戏剧文化。我们这次一共来了19个人,其中15个是学生。这15个学生中,基本上有12个,原来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的。”李如茹介绍。   这也是作为指导老师的李如茹,希望学生将《家》、《原野》、《雷雨》、《日出》等戏剧串联到一起的直接原因。“排一个戏不是不够,而是他们不能理解得更深刻。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最了不起的事,是让学生们足足读了五部曹禺的剧本。他们自己选了五个片段串联起来。所以导演说,这个戏的作者就是曹禺加15个学生。”   于是,金发碧眼的繁漪、陈白露、金子、瑞珏、四凤悉数登场:十八年不幸婚姻禁锢下的女人如何与她的继子发生了恋情;曾是纯洁的女学生离开学校后为何成了混迹于权贵男人中间的交际花;乡村女子原始的情欲怎样引向了追求新生活的反叛勇气;而当失去了爱和尊严时,为什么死亡成了弱势女子的唯一解脱……   “《太阳不是我们的》这个名字,来自陈白露的一句台词: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整个戏是以裹小脚开始的,这原本在曹禺的《家》里面算是一个过场戏,三婶与五婶聊天,埋怨自己的丈夫,然后讲命不好就因为脚太大,所以娘老说我嫁不到一个好男人。”李如茹说,就这一句,让英国的演员和观众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不理解什么叫裹脚?为什么人的脚要被裹起来?他们立刻感到,被裹住的不是人的脚,而是人性。也就是从这个意向出发,我们将繁漪、陈白露、金子、瑞珏、四凤看做是人性受到扭曲和束缚的人群,他们见不到阳光。”   尽管这部戏已经在英国演出过几轮,但李如茹依然讶异于上海戏剧节竟然将他们这部小成本学生戏剧选作开幕大戏。“他们胆量很大,我和蒋维国当时都很害怕,真的很怕砸啊。”   国外的戏剧学者是“拓荒者”   在大部分人眼里,李如茹制作英语版《太阳不是我们的》,更多是她作为曹禺后代的推广责任—作为去年曹禺诞生百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不是我们的》在英国受到了不少关注。不过,她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制作英语版曹禺戏剧,更多与中国戏剧在国际上影响不大有关。   “中国戏剧在国外是很没有影响的。制作《太阳不是我们的》,最开始当然是因为去年是曹禺百年,但这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出一口气。”由于做学术研究经常出去开会,李如茹发现大部分欧洲人包括北美人对中国戏剧可谓“一无所知”。   “但是他们对日本的戏剧的了解,在我看来却至少要好上一百年。就普通欧洲人的知识,都能说出日本戏剧。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学术会议上发言,结束后却没有任何人提问。他们不是说对我的题目不感兴趣,或者说觉得我说得不好,而是他们觉得我说得对,但他们不懂,因此不敢提问。”李如茹说。   在这位长期研究跨文化戏剧的学者的记忆里,“外国人演中国人”的戏剧可谓“少得可怜”。“可以说,都数得出来,而且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国内现代戏剧能够让欧洲人知道的名字,顶多也就是孟京辉。但还是小众,小范围地被了解。所以,曹禺百年更多地是给我一个机会,让国外的人知道曹禺是一个怎样的人。”   幸运的是,这部承载了李如茹“出一口气”的戏剧在爱丁堡受到普遍好评:“这部戏让我联想起西班牙剧作家加西亚·洛尔卡的那些关注西班牙乡村女性作品。这是一部非常动人和精彩的作品。音乐的使用让作品深刻并让人产生共鸣,让我们意识到这么压抑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