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考古第01讲.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旧石器时考古第01讲

史前考古(上) 旧石器时代考古 1.1导言 1.1.1 旧石器时代(Palaeolithic Age) 概念:远古人类应用打制石器进行狩猎采集活动维系生存的历史阶段 特点:人类社会的童年,时间最长; 打制石器的使用; 狩猎采集的经济形态 1.1.2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特点 概念: 考古学的分支 学科归属: 历史学 人类学 研究对象: 地下遗物(石器、骨器等等) 遗迹 研究目的: 建立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 认识远古人类的行为特点,复原其社会 历史及发展规律 学科特点 研究的时代久远 空间广阔,共性强 多学科合作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古人类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 现代科技手段 民族学 1.1.3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简史 一、起步(1920-49) 1、背景 史前考古学的发展 国内科学文化的发展 世界史前考古学的发展 时间与地点 历史背景 理论条件 地质学-均变论 莱尔Lyell 生物学-进化论 达尔文Darwin 物质条件 工业革命 动土地层深处的发现 富有阶层 有钱与兴趣 贡献 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的基础 突破宗教束缚,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 发展态势 19世纪中期 发端于西欧 20世纪前后 向世界各地发展 2 其他地区 20世纪以前仅零星发现 印度、南非与以色列等 非洲 西亚 南亚 东亚与东南亚 东欧-西北亚 2、主要工作 最初的发现 1920,甘肃庆阳黄土地层 发现旧石器,桑志华 最初的发掘 1923 水洞沟、萨拉乌苏 20-30年代:周口店的工作 3、贡献 中国最早历史的三部曲 中国科学的第一块国际金牌 第一代旧石器考古学家的培养 4、阶段性特点 理论—进化论与传播论 发掘方法—水平方格法 贡献与局限 类型学—标准化石法 二、发展(1950-1990) (一)前期(1950-60年代初期) 1、主要工作 周口店 丁村及华北其他发现 2、特点 承前启后 分类标准的提出(丁村) 学术争鸣(最早的文化与骨器) (二)中期(60中-70末) 1、工作 田野考古走向全国 华北 西北 西南 东北 2、特点 研究重点 文化发展序列的初步确立 中国旧石器文化特点的认识 研究方法 定性到定量的发展 独立发展的影响 与国外学术发展脱节 本阶段恰是旧石器考古学发展的 关键阶段 60-70年代国外的发展 法国:Bordes类型学的顶峰 Loeri-Gourhan史前社会关系 美国:Binford人类学的考古学 Frison效应:残破工具再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