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末碑文研讨
内容提要
本文以桓帝即位(公元147年)至建安十年曹操碑禁(公元205年)期问的
碑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碑文在汉未的兴衰变化。试图以此揭示文体的演变与社
会制度、社会风气及文化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透过碑文这~视角,来观照
汉末极盛的人物品评,以对士人价值观念的变迁有一个整体把握。本文主体共分
三章:
第一章论述碑文的形成。文章对碑文形成过程进行溯源,分析碑文形成原因,
并对桓帝前碑文创作情况、文化意义进行分析,论述了此时碑文与孝文化精神的
关系。
第二章论述碑文的兴盛与变迁。文章分析了桓灵之际碑文兴盛的原因,认为
主要是清议这种风潮在起作用。由于世事变化,碑文也相应产生了分化,一类仍
然沿袭桓帝前碑文的方向,由子孙立碑崇孝,但叙哀成分增长;另一类是门尘故
吏乡党友朋为彰显自己阶层的价值观念,表彰人物而立的碑文,以期藿新树立儒
家的道德风范,体现的是朋党义气和士人群体自觉。后者成为了此期碑文的主流。
另外,碑文作为汉末人物品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又从碑文这一视角对汉末人
物品评进行了观照。
第三章论述碑文的衰落。灵帝之后到曹操碑禁期间,碑文数量很少,这一时
期碑文既有桓灵之际主流碑文的延续,又呈现出新的特点。论文重点分析了碑文
衰落的原因,党锢之祸后,士人为了全生保身,由清议转向了清谈,述德失去了
土壤,这是碑文衰弱的内在原因,而曹操碑禁是碑文衰落的显性原因,J下是在这
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碑文走向式微。
关键词:碑文汉末清议清谈
Abstract
the thetablet
By on froml47A.D(when
studyinginscriptions dating Emperor
Huanofthe 205 banthe
EasternHan CaoCaoorderedto
dynasty)toA.D(when
of tablet intothe anddownsof
practicewritinginscriptions),thispaperprobes ups
the inthelateHan inan to barethe
inscriptions dynastyattemptlay organic
relationsbetweenthe
evolutionof andsocial
literarystyles systems,social
conventionsaswell豁cultural attentionis to
concelbtions.Meanwhile.equalpaid
the commentsonindividuals inthelatettan as
biographical prevailing dynasty,so
totracethe value ofthe
scholars.
changingconceptions
Onediscussesthe of onthetablet.The
Chapter emergenceinscriptions paper
traces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