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尽管能源消费的增长不能直接导致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能源消费量的上升速度将会加快,能源供应的压力也将逐步凸显出来。 要减少我国未来能源消费中S02、NOx和烟尘等的生成量,必须减少未来煤炭的消费量,或者对煤炭的选、洗、液化和气化等精加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要减少我国未来CO2的排放量,则要减少我国未来化石燃料的消费总量。 在能源消费总量难以减少的情况下,要充分开发利用水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换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因此当能源消费结构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转变时,能源消费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2006年中国能源安全风险指标值 2006年中国能源安全风险评估 值得关注 高度危险 高度危险 值得关注 安全 安全 基本评价 0.414016 0.5038 0.50283 0.34609 0.344732 0.19982 后两项和 0.225074 0.30938 0.290704 0.36733 0.454386 0.474558 前两项和 危险 0.394396 0.109404 0.18762 0.30938 0 2004 0.36171 0.207266 0.28738 0.201682 0.326422 值得关注 0.25103 0.337032 0.20156 0.184488 0.0776 高度危险 危险 危险 安全 安全 安全 总体评价 0.162986 0.165798 0.14453 0.160244 0.12222 危险 0.225074 0.232654 0.27832 0.364086 0.411348 安全 0 0.05805 0.08901 0.0903 0.06321 高度安全 2005 2003 2002 2001 2000 4- 1 -1 能源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4- 1 -1 能源安全风险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系统 为了提高模型的评价精度,在上述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能源安全预警系统BP网络模型。采用前向三层BP网络结构设计预警系统,将输入量对应警兆指标,隐含层对应警情指标,输出即为警度。 0.017494 0.3452 71.45 0.33 0.455 2006 SO2排放 减少百分比 能源经济 效率 能源技术 效率 石油储备 进口依赖度 指标 0.266129 64.2 0.89837 11.03 0.869 2006 石油进口 风险指数 石油价格 能源 自给率 非煤、油 能源比例 能源消费 弹性指数 指标 4- 1 -1 能源安全风险指标体系——2006年能源风险 BP神经网络理论与实际输出值 4.9738 1.1061 0.9038 4.9895 6.9979 7.0255 5.0009 8.9871 9.0077 期望输出 5 1 1 5 7 7 5 9 9 网络输出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年份 6.8397 5.7642 7.1804 7.1629 8.2423 能源 安全度 在上述网络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2006年能源安全风险评估。通过Matlab的程序使用可以得到2006年的能源安全预警度,为了减少误差我们使用了多次BP神经网络,得到了很好的评估效果。 取五次神经网络输出值的平均值,得到2006年能源安全预警度为:安全(7.0379),但是预警值在安全与值得关注区间之内波动,而且在2006年里大部分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警戒线。 4- 1 -1 能源安全风险指标体系——2006年能源风险 3- 1 -4能源供应风险——石油进口风险态势 我国原油进口来源非常集中,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两个地区的进口量超过了进口总量的70%,其中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量就超过了50%。 3- 1 -4能源供应风险——石油进口风险态势 我国石油进口的另一个特点是主要依靠海洋运输,并主要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我国从中东地区和非洲进口石油主要依靠海洋运输,且都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 我国石油进口中90%左右要依赖外籍油轮运输,本国船运公司承担的10%左右的运输任务还大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因此我国石油进口的运输方式风险较大。 3- 1 -5能源供应风险——我国石油进口风险的评价 R为中国石油进口区域风险; 啊和 为从第i个地区进口石油的风险系数与进口量 我们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淫羊藿提取物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 chiavi del Quaderno degli esercizi新视线意大利语初级练习册答案.pdf VIP
-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1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内衣 教案.doc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标准版二.docx VIP
- 大学生国情社会调查报告.docx VIP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