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盛公领跑包头商界200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盛公领跑包头商界200年 从清乾隆初年至中华民国时期,在塞外古城包头的商界中有一个驰名华夏的旅蒙巨商——复盛公。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复盛公称雄包头商界,其鼎盛时,统领十几个字号,横跨几百万平方公里,拥资几千万两白银,其经营范围则包罗万象:下至百姓日用的针头线脑、柴火油盐,上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蒙俄边贸和钱庄票号。在这200多年里,复盛公在中国商界和金融界纵横捭阖,呼风唤雨,其经营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社会影响之大,堪称中国商界、金融界之奇观。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誉。 发迹西脑包建起包头城 复盛公的创始人乔贵发,系山西省祁县乔家堡人,生于清康熙末年,自幼丧失父母,成为孤儿,少年时寄居在外公家,过着苦难的生活。 清朝时期,商业极盛,以晋商、徽商、潮商(广东潮州)三家为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晋商,号称清朝政府的金库,翻云覆雨,左右着大清的金融市场,成为中国商界之马首,乃执大清金融之牛耳;晋商中的中坚核心力量乃是祁县、太谷、平遥之商人集团,而祁县乔家则名列晋商之十大财东之冠,可谓清代晋商的代表家族。 乔家的发迹始祖乔贵发为何能从一个孤儿成为富翁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乔贵发于清雍正年间,“逼上梁山”毅然孤身出走,背井离乡,走口外,谋生存。刚来到口外后,乔贵发在归化城一家祁县人开设的旅蒙商号里拉骆驼。在拉骆驼期间,乔贵发吃了许多苦,受了不少罪,却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且悟醒了一个道理:要想赚大钱,自己做买卖。于是他辞掉拉骆驼的营生去萨拉齐做买卖。 在萨拉齐做买卖期间,乔贵发结识了太原府徐沟县大常村人秦某,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结义联盟,携手做生意,开设了豆腐坊、菜园、饭店、草料铺为一体的铺面。经过两年的发展,生意还做得可以,乔贵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但是,他还缺乏一个发展自己的空间。 原因是在乔贵发来萨拉齐之前,清廷已经在萨拉齐设立直隶厅,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集镇,出现了许多为旅蒙商服务的粮店、草料铺和饭店。因而乔贵发的店铺处在一个小弟弟的位置上,不能做大做强,只能忍气吞声。正当乔贵发一筹莫展之时,有个旅蒙商人向他指出一条明路,那就是到萨拉齐西面的西脑包去发展。这一指,给乔家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指向了乔家商业200多年的辉煌。 这西脑包原来是块风水宝地(此地在今包头市东河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归化城通往西部蒙古草原的必经之地。当时,从归化城通往西部蒙古草原途经一个叫昆都仑的地方。而这个昆都仑口是连接南北蒙古的交通要道,是旅蒙商队必经之地,而西脑包就在离昆都仑口不远的地方。南北蒙古被阴山阻隔,在阴山支脉大青山和乌拉山分界线上有条河沟,这条河沟接纳大青山由东而入的水和乌拉山由西而入的水,然后汇聚南流,出昆都仑口,归入黄河。当时,旅蒙商队就是循着这条河沟的河床进出南部蒙古的,昆都仑口就是这条河沟的出口。出了这个口,就是土地肥沃的土默川——以开荒种粮为业的汉人居住地。因而,旅蒙商人进草原时若从这里携带粮草,比萨拉齐更方便。所以,这里比萨拉齐更便于为旅蒙商服务。 按说西脑包距昆都仑口还有几十里的路程,经商者为啥不往西到昆都仑去呢?这是因为经商人做买卖,既考虑地的因素,又考虑人的因素。根据当时大清政府的政区化分,西脑包以西属于乌拉特三公旗辖区,专管汉人的萨拉齐厅管不到那里。为此,只好选择一个离昆都仑口比较近又便于开草料铺的地方。而西脑包就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 别看乔贵发是没文化的商人,却很有见识,又有胆量。他经过反复考察后,就先行一步,他和秦某带上积蓄从萨拉齐来到西脑包,并且在此地落脚。当时西脑包村人很少,只有十几户人家。乔秦二人来到西脑包后,很快以便宜的价格,从居住在这里的蒙古人巴图尔家族租用一大片地做菜园、盖店铺、并且开设了专供旅商人需求的饭店、草料铺、粮店、兼做蔬菜、豆腐、豆芽生意。 乔秦二人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便开业大吉。他们的草料铺一开张,便在包头一带有了条件好,货物全,照顾客人周到的好名声,旅蒙商队纷纷下榻这里,可谓生意兴隆,买卖火爆。 此后,别的店铺竞相仿效,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包头一带的饭店、草料铺的发展,又吸引了更多的旅蒙商队从萨拉齐转移到这里携带粮食、草料。于是,包头也由几个分散的居民点连成一个村庄,常住人口发展为上千人。优越的地理位置招来有眼光之人,他们把这个荒凉的草原村庄造就成为繁荣的塞外集镇。西脑包一带呈后来居上之势,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乔秦二人由于先行一步,发展中自然占优势,西脑包一带如一片不断上涨之水,他们的铺子则像这片水上之船,占尽地利、天时。于是,先人为大,水涨船高,乔秦二人的草料铺就在西脑包发达了。 后来,秦家看见他的后人不强,与乔家约定,秦家退股,乔家接股,外姓不得垫财。乔家当了财东后,尽可能地照顾秦家后代,因而起名叫复盛公。取两家创业财源茂盛,公平相对之意。到统治年间,由于外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