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主干路慢行系统分析设计 ——军
城市主干路慢行系统分析设计
张玉军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大连 116026)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城市主干路上慢行系统的运行特点,针对我国大部分城市基本路段以及交叉口区域所存在的非机动车交通干扰现象,在定性的分析非机动车流之间、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所造成的各类冲突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应对管理方案的束缚,综合线路规划、设施设置、信号相位组织、交通管理等角度构建了新型的交通组织模式和交通管理办法。它有效缓解了我国现城市道路系统中所普遍存在的机非互扰的弊端,对于指导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非混行,交通冲突,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经济的增长,速度之迅猛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同时,经济增长也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中国家,加之人口众多,各种交通工具混杂出现在各种道路中的现象非常普遍,机非混行的交通现状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城市道路非机动车流对整个交通流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别从混合车流运行路段和交叉口区域机非混行的交通流特点出发,研究改善交通管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潜力,从而确保交通混行条件下使干扰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 城市基本路段机非混合交通流的干扰分析和优化设计
在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中,机非混行现象十分普遍.由于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相对较慢、行驶轨迹多变,机非混行对机动车的行驶造成较大干扰,严重地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引发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道路交通管理的难度。具体来说,在路段上,机动车交通的存在对骑车人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而自行车的存在又使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善上述情况,首先要清楚了解我国城市道路混行交通现状。
1.1路段机非混行对机动车流的干扰分析
存在于城市基本路段中的非机动车对机动车流的干扰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当然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通常是隔离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例如设置护栏),然而,由于受某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我国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道行驶(不设护栏)也是常有的现象,本节着重从两个角度(横向干扰和纵向干扰)定性的解读现城市路段所存在的弊端,为更好的改善交通现状做好铺垫。
1.1.1机动车流波动现象
图1 机非混行交通模型示意图
机动车车流波动现象又称为横向干扰现象。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迟,中间不设护栏的路段上,当机动车交通量相对较小时,机动车和自行车分别在各自的车道内行驶.机动车常常自然地形成若干个不同的群()。由于道路狭窄,机动车无法超越其它车辆。此时,当自行车交通量足够大时,自行车为了超越其它自行车,总是伺机利用机动车道行驶。如图1所示,当第个机动车群与第个机动车群之间的间隔足够大(即:自行车的驾驶员认为能够安全插入,并安全返回到非机动车道)时,便有可能发生自行车离开非机动车道插人该间隔当中的现象。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不同,当第群机动车的首车接近插人开区间的自行车时,可能会出现自行车尚未离开机动车道回到非机动车道的情况。
对于上述情况,运行中的机动车群会先后呈现如下几种现象:
① 当自行车尚未离开其所侵入的机动车道时,机动车第群便不得不在自行车离开机动车道以前减速,以适应进入机动车道的自行车,从而形成压缩波。
② 当机动车减速到前面自行车行驶速度时,将保持该速度跟驰。
③ 当自行车驶离机动车道后,第群机动车的首车及后续的车辆便会加速,从而形成消散波。
若以第群机动车为主要观察对象,受非机动车干扰的机动车流的变化过程可以抽象为:减速(压缩波)→跟驰→加速(消散波)。
整个基本路段,由于自行车入侵机动车道的干扰,导致机动车流产生波动现象,从而不可避免的加大了路段上的交通延误,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营效率。
1.1.2 非机动车调头干扰现象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普遍实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道行驶的模式,即“三块板”路:将非机动车道置于机动车道两侧,每僻都是单向通行。(中间设置隔离带)这种模式相对于混合交通,优点是缓解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侧向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交通流速度和安全性。但当非机动车横穿机动车道时,所导致的交通干扰甚至交通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非机动车横穿机动车道有两种原因,即其出行目的地在道路的异侧或出行目的地在道路同侧(后方)。对于前者,要想彻底消除因横穿道路所带来的干扰,只能设置立体交叉;对后一种横穿所产生的干扰(调头干扰)是本节分析研究的重点。
如图2所示,欲从A处到D处(出行目的地),现行管理方式要求非机动车要先横穿机动车道,到达道路异侧B处,待顺行到C处时,再次横穿机动车道才能完成这一出行过程到达D位置。在此期间,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之间均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其中“×”为机非冲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宝利民族医药有限公司信息化方案.doc
- 宝南街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doc
- 安徽营日记.doc
- 宝安西乡片区区域价值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特征89284606.doc
- 宝宝0~1岁:伤害宝宝大脑的坏习惯.doc
- 安溪华侨职校《基础会计》模拟试卷A.doc
- 宝宝吃多吃少有标准.doc
- 宝宝不生病.doc
- 宝宝用药指南.doc
- 宝宝老爱打嗝20111212.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