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材课内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第一段直陈其事,有什么好处?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历来被称道。请作分析。
3、这首诗的基调是( ),历来被视为“( )”的代表作。“日月之行”四句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 )。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是一首抒写( )的诗作,开头两句点题,暗含( )之意。
5、颔联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试举一例赏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诗中描写了(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7、“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中的“行不足”,有什么深意?
8、颔联带给读者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写的画面。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9、这首词写于词人隐居时期,词中描写( )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 )心情。
10、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上片所描绘的景象。
11、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词人的心情的?(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12、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下片所描绘的情境。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这首小令,运用了( )的写法,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点明主旨。 风格(朴实清新而蕴籍)诗意:通过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诗人对田园归隐生活的热爱.④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
2、下面是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本诗给你哪些启发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使:出使。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犒劳军队,本诗即写于赴边途中。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4.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评析]:首联: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尾联:把江水(故乡水)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构思独出心裁。
1、欣赏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出有错的一项 (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玻璃钢资料上传完毕.doc
- 班主任兵法3.doc
- 班主任工作教育叙.doc
- 班主任如何做研究.doc
- 班主任工作计划123.doc
- 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索与思考.doc
- 班主任工作一门是艺术.doc
- 班主任带班经验.doc
- 班主任经验交流——我的亲民主义.ppt
- 班主任竞赛方案.doc
-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非法学)-21-2 .pdf
- 泰豪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版.docx
- 2024国培计划个人研修计划(6篇) .pdf
- 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练习卷一含.pdf
- 精选最新版2020年大学期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完整考题库(含.pdf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模拟自测题A卷含答.pdf
- 瑞西光华佳苑总包施工招标1204(定稿).doc
- 职业健康与防护详细讲解培训课件(11.1).doc
- 都溪河综合治理项目部月度报告(7月份 ) .doc
- 湖北恒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介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