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入厂半年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入厂半年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本人于2010年7月26日到石化公司技术部实习,半年实习经历谈不上波澜壮阔,却也丰富多彩,收益颇丰。 进厂之初,适逢辽阳设计院一个亿项目,设计科活力四射,大家干劲十足,我也被感染了。憧憬着未来的工作生涯,我的工作从学习标准开始,在魏老师及科室里其他的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了查看一些标准的使用方法,通过几天的画图实践,懂得了如何利用各项标准。之后,参与了襄樊泽东化工有限公司的均压气缓冲罐的抄图,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到过程装备的每一个环节,了解了设计的工艺,通过设计的亲身体会,加上老师的讲解,基本掌握了设计的控制要点,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画图,我必须要与设计科的人面对面接触和交流,于是我不得不抛弃初来时的腼腆和羞涩,大大咧咧地和他们打交道,尽管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小小的摩擦,但只要敢说,用心地去交流,这些问题都能够圆满解决。设计程序一步步进行,我的见识一点点在积累,在练习autocad的同时我也开始熟悉技术规范,从而了解压力容器的技术要求,如有疑问,便去对照现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便向老师请教,通过这样反复不断地学习,我对压力容器规范知识的积累也不断加深。技术部的魏工给我们开设讲座,讲解与现场实际相应相关规范,我们每次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魏工都能细致解答,并提出我们在现场不善于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供我们到现场对照。正是课上讲规范,课后去实践,理论加实践,学以致用!后来,我就参与了山西潞安多晶硅项目的设计任务,设计了1、2、3#冷剂膨胀槽三台设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历,接下来谈谈在技术部的一点感受: 1、书本规范是死的,现场是活的。我原本以为这个专业,只要把规范烂熟于胸,就可以到现场“指点江山”,无所不能了,可是到了现场才发现,即便站在问题面前,也发现不了问题,可当别人指出问 题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个问题在规范上曾经出现过。所以说,要想学到好东西,常到现场跑一跑,勤学多思,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 2、图纸滞后,人要主动;合理调度,交叉施工。图纸滞后是这个工程一个特殊性。一方面甲方要求加快进度,另一方面,有些单体工程的设计图纸迟迟出不来。面对此情况,制造单位靠等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要主动联系设计院,催他们早点确认图纸,一方面要合理调度生产,进行单体工程间的交叉施工,避免造成窝工现象,这样不但稳定了生产队伍,而且确保了生产进度。 3、超前预测,动态监测。技术员一定要熟悉现场环境,善于发现生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作出超前预测。因此,我们采取动态管理方法,每周进行到车间技术服务,及时处理问题,通过这样,才确保了生产进度。 总之,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习,我的技术水品有所提升,尤其是对设计感性认识提高不少,但实际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人际交往能力虽略有提升,更亟待锻炼和提高;以后工作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学习,争取早日成才,以待公司辉煌发展之际,大刀阔斧,干他一回!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