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本解读的审美视角.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本解读的审美视角

文本解读的审美视角 浙江桐庐中学特级教师?? 向汉波 选做教材的文章,一般是文质兼美的,一篇之内,可教可学的东西很多,但要有所侧重,纵使观之满园皆春色,也应撷其出墙之红杏;在贯之以语言训练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一两点。 一、于共性中突出个性 高中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不少语文教师,常发出“这语文不知怎么教好”的慨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新课程标准不甚清楚,二是对教材的功能不甚明确,三是对学生知能现状不甚了解。教材如何驾驭,由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现状与课程目标之间差距而定;教材,是帮助学生逐步达到新课程目标的工具和载体。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发展。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是科学处理教材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处理教材,就应该大胆取舍补充,为我所用,注重教材的整体效用,不求单篇课文的面面俱到。 以语言见长的,如《荷塘月色》、《劝学》等,不妨重在鉴赏积累;以情节取胜的,如《雷雨》、《鸿门宴》等,不妨重在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事件的波澜;以“情趣”见长的,如《我与地坛》、《再别康桥》等,则重在情感熏陶;以“理趣”取胜的,如《拿来主义》、《〈宽容〉序言》等,则重在思维表述训练;以“志趣”见长的,如《沁园春·长沙》、《归去来兮辞》等,则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此,便会花开数朵,各表一枝;不仅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会常教常新。 同是教《雷雨》,有的老师重在引导学生品读人物语言及潜台词;有的老师则重在抓住矛盾冲突的激烈、故事情节的复杂,指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情节构思的撒谎和夸大,提高构思能力,避免作文套路。找准了用文本显著特点来弥补学生突出弱点的结合点,收效明显。同是教《〈宽容〉序言》,有的老师从文化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用批判的眼光来分析民众的盲从心理和作者对宽容的希望;有的老师则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对本文主旨的理解,进行创造人格的熏陶,培养对新事物理解宽容的态度。这些老师,“教”出了自己的思想,“教”出了个性。 二、于个性中贯串共性 文本的解读,除了上面所说的注重个性,避免刻板之外,还要注重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必须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文本的诵读、语言的品味和积累,思维过程的导引和思维结果的表述。听名师陈钟梁教《背影》,欧阳黛娜教《岳阳楼记》,钱梦龙教《愚公移山》,洪镇涛教《雷雨》,胡明道教《春鸟》,都会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兴起的“《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下,对文本进行烦琐的静态分析,便成了多年来语文教学的固定模式,课堂上,读书声没有了,有的是一群“听话的孩子”在“洗耳恭听”。1994年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于漪老师在贺电中感慨地说:“我多想听到课堂上同学们那朗朗的读书啊!”其言之切,其情之笃,令与会者“心有戚戚”。试想,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生的语感何来,思维材料、表达材料何来?叶圣陶在中学时(时年14岁)就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无所不读。他读书往往分两步:初读,看懂大意;再读,深入理解,熟记于心;然后写成读书杂感,与朋友交换了看,并相互切磋,互勉互励,共同进步。对于那些百读不厌的优美诗文,他甚至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翻译或抄录下来细细品味。可以说,是“读书”和“抄书”成就了叶圣陶这位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老的“读书”,给了我们“教书”什么启示呢?“理清思路,品味语言,积累运用”,应该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保留节目,是我们在追求个性的时候不可忽略的共性。只有理清了思路,品味语言才有整体观照;只有品味语言,语感的积淀、情感的陶冶才有所附丽。 理思路,不像以往动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方式是灵活的,角度是多样的。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戏有戏路;凡能称为文章的,都有其肌理和逻辑。有的开宗明义,便可“顺藤摸瓜”。如《米洛斯的维纳斯》开篇便说“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抓住这一句设问:作者为什么说“她为了如此美丽,必须失去双臂”?请速读全文,找出作者观点的理由。有的先分后总、卒章显志,便可“回溯而上”。如《咬文嚼字》末段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抓住这一句设题:作者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有的以过渡句承上启下,便可“上下求索”。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前两句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扣住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