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后短期效果的预测研究课件.ppt

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后短期效果的预测研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后短期效果的预测研究课件

MR动态增强成像对宫颈癌放化疗后短期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研究 曹锟、张晓鹏、李洁、汪宁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年11月第43卷第11期 宫颈癌的治疗方式相对简单且效果明确,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而影响生存期。已有研究表明放疗后的短期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相关。笔者以放化疗的短期效果为评价点,采用显示肿瘤血流供给情况的动态增强成像(DCE)为手段,观察其与短期效果的相关性,以明确DCE是否能够为疗效的预测提供帮助。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病理诊断明确的宫颈癌患者32例,年龄29-70髓,鳞癌30例、腺癌2例。 MRI检查时间点: 1、治疗前:放疗开始前1周内。 2、治疗早期点:放疗后2-3周。 3、放疗结束:放疗接近按成或结束后一周。 资料和方法: MRI扫描设备及参数: 应用GE singna1.5T MR扫描仪,常规选用横断面及矢状面,快速SE序列。 TE130-135ms、TR4000-4500ms 层厚4-5mm、间隔1mm FOV26cmx26cm、矩阵256X256 资料和方法: MRI扫描设备及参数: 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TE采用最小值,TR3.3-3.4ms,T17.0ms,FOV36cmX36cm-40cmX40cm,矩阵256X256,层厚6-8mm,层间距-3—4mm,NEX0.75。 资料和方法: MRI扫描设备及参数: 扫描8个时相,共采集1min54s。对比剂用GD-DTPA 0.2mmol/kg,速率2.0ml/s团注入上肢静脉,结束后续入10ml生理盐水,在对比剂注入的同时开始扫描。 资料和方法: 图像分析: 采用GE 4.2后处理工作站Functool软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 1、病灶的大小测量: 2、动态增强图像分析方法及量化指标获取: 3、分组情况: 资料和方法: 1、病灶大小的测量: 取病灶最大层面的最大径线及垂直直径,矢状面取病灶最大层面的纵径。 资料和方法: 2、动态增强图像分析方法: ROI选择以动态扫描最后一个实相为基准,在强化较低和较高区域分别划定ROI,若均匀强化,则使用同一个ROI。 资料和方法: 2、动态增强图像量化指标: 平均强化时间(MTE) 正性积分(PEI) 达峰时间(TTP) 最大上升率(MSI) 最大下降斜率(MSD) 资料和方法: 3、分组情况: 根据根治性记录放疗完成时的病灶残余情况分为无残余组和有残余组。 判断标准: (1)阳性:原病灶处有明确结节或肿块的。 (2)阴性:宫颈外形正常或缩小,呈基本均匀的宫颈间质低信号,宫颈内膜成线状高信号或稍高信号,未见到结节或肿块。 (3)可疑:宫颈外形正常或缩小,在原病灶处宫颈间质低信号或略高于间质强度,但弱于软组织强度的信号,无法明确阳性或阴性。 资料和方法: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5统计学软件,对连续性计量资料采用正态分布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组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将全部3次时间点检查且病灶可以用于测量的2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动态增强量化指标与早期点是的病灶大小变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2例中,无残余组20例,有残余组12例(图1-8)。无残余组的横断面长径和矢状面纵径均小于有残余组,低强化区PEI明显高于有残余组,其他动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结果: 将治疗前的动态增强量化指标与早期点时的病灶大小变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构显示治疗前高强化区的MSI与横断面长径的变化率呈中等度的负相关(r=-0.577,p0.05),与体积变化率呈较强的负相关性(r=-0.723,P0.05),提示MSI可能有预测治疗后病灶体积变化率的作用。(图9,10) 讨论 一、宫颈癌径线测量与短期疗效的关系。 根治性放疗后的宫颈癌有无癌灶残余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在放疗的早中期阶段,癌灶变化率也与疗效显著相关。 讨论 一、宫颈癌径线测量与短期疗效的关系。 MRI是目前宫颈癌评价的公认最佳选择,被认为是比国际妇科联盟(FIGO)分期更好的预后指标,故该作者采用MR评价的病灶残余情况和治疗早期体积缩小情况为短期疗效评价指标。 讨论 一、宫颈癌径线测量与短期疗效的关系。 肿瘤的体积是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本组采用了常用的评价病灶大小的指标,包括横断面最大径和矢状面最大径,结果显示有残余组的2个径线均大于无残余组,说明肿瘤大小对放疗后事后残余有影响。这与既往大部分研究者的 讨论 一、宫颈癌径线测量与短期疗效的关系。 结论相似,认为初诊时的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