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癌的护理查房课件_2
胃癌的病因 1、饮食因素:饮食与胃癌的病因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胃癌的病因中无所争议的一点。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中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其特点是:以往保存食物采用烟熏(熏鱼、熏肉)、盐腌的方法,食品中含有相当高的致癌物,如苯并芘、亚硝胺等,而高浓度的食盐被认为是促癌物质。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胃癌的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HP细菌的菌型差异可出现胃癌发生的差异。1994年,英国福曼(Forman )认为发达国家胃癌病例中35%、发展中国家胃癌病例中的85%同HP感染有关。有的学者认为,HP感染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因子 3、用高温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在日本常用滑石粉处理大米,滑石粉含致癌的石棉纤维。高盐食品如腌肉、腌鱼、腌禽类、咸菜、腊肉、腊肠也受到注意,因为高盐食物可损伤胃粘膜,使致癌物容易被身体吸收。我国调查显示,食盐消费量与胃癌死亡率呈显著性正相关。 胃癌的病理 胃癌早期以及中晚期病理组织学大体相同,临床上将其组织学分为三类,包括高分化型腺癌、低分化型腺癌 及 未分化型癌。从形态上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印 戒细胞癌及粘液腺癌。 胃癌的病理分型 1.胃癌的病理分型浅表型属早期胃癌,指癌浸润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其中病变仅限于粘膜固有层的又称粘膜内癌(即原位癌)。它又分成三型。 Ⅰ.隆起型:呈结节状不规则隆起,边界清楚,隆起高度常超过周围粘膜2倍以上,约占10%。 Ⅱ.平坦型:肉眼所见形态变化轻微,有时只表现为粘膜粗糙或平坦的斑块和糜烂,边界常不清楚,约占70%。 Ⅲ.凹陷型:凹陷不超过粘膜下层,边缘不规则,约占20%。以上类型,可以复合存在。 2.胃癌的病理分型肿块型癌肿生长较慢,常形成菜花样肿块,突向胃腔,表面常有糜烂、溃疡和继发感染,基底较宽。病变较局限,向深层组织浸润和转移较晚,故预后较好 3.胃癌的病理分型溃疡型癌肿中央坏死,形成溃疡,边缘隆起,质硬,基底不平。浸润较广,转移也早,故预后较差。 4.胃癌的病理分型浸润型癌细胞主要在胃壁内浸润,不呈现局部肿块。病变可累及胃部的一部或全部,胃壁增厚而僵硬,粘膜无溃疡。如癌肿仅累及一部,则多见于幽门窦部,呈环状狭窄,然后向胃底及责门部发展;如全部胃壁被累及,则形成所谓“皮革样胃”,胃腔缩窄。此型胃癌细胞分化差,转移较早,预后也最差。 5.胃癌的病理分型溃疡癌为胃溃疡癌变,常先发生于溃疡周围粘膜,同时向四周和深部蔓延。这就仍然保存着慢性溃疡的典型病理形态,即病变基底部肌层完全毁坏,代以大量致密的疤痕组织,其上覆有一层肉芽组织,溃疡边缘有粘膜肌层和肌层的粘连,此点可与溃疡型胃癌相鉴别 胃癌的转移途径 通常以淋巴转移和直接蔓延为主,在晚期也可经血行转移。此外,癌细胞可以直接种植于腹腔内 (1)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组。第一组(站)距离瘤体最近,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结,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粘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结的深组淋巴结,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也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而言,发生第三组淋巴结转移时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3)血行转移:部分病人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4)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病人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延长生命,而不能治愈。 胃癌的症状 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醋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