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有分类急性肾损伤课件
目录 定义 疾病分类 发病原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临床经过 辅助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护理 专家观点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定义 急性肾损伤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指突发(1-7d内)和持续(24h)的肾功能突然下降,定义为血清肌酐(SCr)至少上升0.5mg/dl 1,表现为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可伴有少尿(400ml/24h或17ml/h)或无尿(100ml/24h)。 定义 西医学名: 急性肾损伤 英文名称: acute kidney injury 所属科室: 内科 - 肾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主要症状: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液体平衡紊乱, 电解质紊乱等 疾病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因不同,急性肾损伤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各有不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肾前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肾实质或肾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尿道梗阻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肾后性) 肾前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按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可表现为: 1.肾血管疾病: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壁增厚和巨噬细胞浸润、纤维化以及血管腔不可逆性闭锁; 2.肾脏微血管: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高血压,高黏血症等; 3.肾小球疾病:伴有肾小球大量新月体形成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严重塌陷性肾小球疾病; 4.急性间质性肾炎:常由各种药物过敏反应所致 5.缺血和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前性损伤因素持续存在不缓解,肾毒性药物等 肾实质或肾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1. 肾血管性疾病:血管炎,恶性高血压,硬皮病,TTP/ HUS,DIC,肾动脉机械闭塞(手术,栓子,血栓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 2. 肾小球肾炎:感染后、膜增生性、急进性肾炎(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PAN,韦格纳氏综合征,MPA,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药物)。 3. 间质性肾炎:药物(青霉素,磺胺类,利福平,环丙沙星,苯茚二酮,西咪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硫唑嘌呤,苯妥英,卡托普利,噻嗪类,呋塞米,布美他尼,别嘌呤醇,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5-氨基水杨酸),高钙血症。 4. 感染:脓毒症或全身抗炎反应综合征,特殊病因(军团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汉坦病毒,念珠菌,疟疾),特定器官受累(细菌性心内膜炎,内脏脓肿,肾盂肾炎)。 肾实质或肾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5. 浸润:结节病,淋巴瘤,白血病。 6. 结缔组织病 7. 肾小管坏死:肾缺血(长时间的肾前性),肾毒素(氨基糖甙类,造影剂,重金属,有机溶剂,其他抗菌素),色素毒素(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其它。 8. 肾小管内:结晶沉积(尿酸,草酸),甲氨喋呤,无环鸟苷,氨苯喋啶,磺胺类,茚地那韦,泰诺福韦移植排斥反应,蛋白沉积(轻链,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尿道梗阻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肾后性) 1. 肾外:输尿管/盆腔,内在的阻塞(肿瘤,结石,血块,脓,真菌球型,乳头),外在阻塞(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肿瘤,肝纤维化,结扎术,腹主动脉瘤)。 2. 膀胱:前列腺增生/恶性肿瘤,结石,血块,肿瘤,神经性,药物。 3. 尿道:狭窄,包茎。 病理生理 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由于肾前性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使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尿钠排泄减少。 病理生理 肾性急性肾损伤 按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可表现为: 1.肾血管疾病: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壁增厚和巨噬细胞浸润、纤维化以及血管腔不可逆性闭锁; 2.肾脏微血管: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高血压,高黏血症等; 3.肾小球疾病:伴有肾小球大量新月体形成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严重塌陷性肾小球疾病; 4.急性间质性肾炎:常由各种药物过敏反应所致 5.缺血和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前性损伤因素持续存在不缓解,肾毒性药物等 病理生理 肾后性急性肾损伤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肾脏以下尿路梗阻,使梗阻上方的压力升高,甚至出现肾盂积水。因肾实质受压,使肾脏功能急骤下降,又称为急性梗阻性肾病。 临床表现 1. 尿量减少:通常发病后数小时或数日出现少尿(尿量400ml/d)或无尿(尿量100ml/d)。无尿,通常提示完全性尿路梗阻,但也可见于严重的肾前性或肾性急性肾损伤(如肾动脉阻塞、血管炎)。但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患者,尿量可正常甚至偏多。 2. 氮质血症:急性肾损伤时,摄入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经肾脏排泄而潴留在体内,可产生中毒症状,即尿毒症。BUN每天上升8.93mmol/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