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天水师范学院
教 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地质学
授课教师 王莉霞
授课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2017级1、2班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写教案及使用要求
教师均须在认真备课后,编写规模教案或讲课提纲;
教案按授课篇、章、节、题目、内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的顺序依次编写;
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注重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性;
教案或讲课提纲在授课前两周交教研室主任审批后生效。主任阅示意见写在右下角;
无教案或讲课提纲及使用未经修改的旧教案不准上课;
完成教学任务后,写出本阶段教学总结,将教案交办公室存档。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案(课时计划)
课 题 授课时间 学时 授课地点 号教学楼号教学楼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复习内容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 自学内容 参考资料及书目 系主任审核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绪论
第一节 地质学概述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因为这一部分既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同时也是容易直接观测和研究历史最久的部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卫星、航天、深钻技术、海洋物探、高温高压实验、电子显微镜、计算机、遥感遥测、红外摄影、激光等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应用,地质学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地球表层向深部发展,出现了深部地质学;从大陆向海洋发展,出现了海洋地质学;从地球向外层空间发展,出现了月球地质学、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划分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地质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第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到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地质学具有多因素互相制约的复杂性。
第三,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而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
用,地质学问题涉及时间长。最老的岩石年龄38亿年。 一些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海陆变迁,山脉隆起,矿物、岩石的形成、煤、石油资源的形成等。
空间广阔:横向: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南极、北极、赤道、山地、平原、陆地、海洋)。
纵向:大气圈——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地质年代的记时单位是百万年(MY)。
现象复杂
性质上:包括物理的(崩塌、泥石流)、化学的(钟乳、滴石)、生物的(煤、石油形成)等各种变化。
规模上: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形成、化石形成……),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形成的宏观现象。
范围上:从无机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相界的相互转化。
环境上: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地表环境、地下深处环境。
无法再现:众多地质现象对人类来说是无法再现阶段,生物演化,海陆
变迁、煤、石油形成过程(非再生资源)。
针对以上地质学特点有其相适应的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利用分析的结果,结合地层中河流沉积的地层来推测古河流(地史中)的状况。
室内与野外相结合
(从1可理解此)不应过度偏重某一方面。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有些地质现象,涉及空间大,人们无法得到全部的空间资料,这时,对整体的现象了解必须与局部相结合,如地质勘探探明地下矿藏的分布:点--
如,火山喷发是极其宏观的现象,但熔浆冷凝过程中矿物的形成又是结晶的微观过程。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原始手段与新技术、新装置相结合
在当今先进的技术条件下,“地质三大件”(锤子、罗盘、放大镜)仍不能放弃
7.“将今论古”是地质研究的指导方法
“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三、地质学研究的目的第二节 地质学发展简史
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能源、矿产资源的发现、勘察、开发与保护
2.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
3.减灾与地质灾害预测
4.工程建设与工程规划的地质基础及安全性
5.环境保护与环境优化
二、更深刻的认知地球
1.继续推进各分支学科的纵深发展;
2.加强交叉学科和多学科研究;
3.加强发展空白或薄弱学科领域—“上天、入地、下海”
三、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教案(课时计划)
课 题 授课时间 学时 授课地点 号教学楼号教学楼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 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复习内容 自学内容 参考资料及书目 系主任审核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第二章 地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场地和道路保洁工作流程(图).pdf
- 2023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727150967.pdf VIP
- 20文件2010版marriott9工程及维护设施.pdf VIP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镇海中学剑桥班入学测试卷.pdf
-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路径.pptx VIP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水去哪儿了》精品课件.pptx VIP
- (5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学习计划.docx VIP
- 空中乘务人员形象设计与化妆技巧全册教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