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docVIP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   摘 要:化学概念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行组织者策略可以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有效地促进新材料的学习。结合相应的案例,探讨了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如何运用实验式组织者、比较式组织者等不同类型的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化学概念;实验式组织者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重视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正确表征是衡量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化学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概念教学,发现此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概念学习的记忆和理解。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60年首次提出的概念,主要指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背景观念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或抓手,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化学中的先行组织者呈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体生动、引人入胜,能帮助学习者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景中,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本文结合相应的教学实例,对在化学概念中经常用到的实验式先行组织者和比较式先行组织者进行探讨。   一、利用实验式先行组织者进行概念教学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实验式先行组织者,是指精选与某一化学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或一系列化学实验,按照由浅到深、螺旋上升的方式,合理安排,通过形象具体的材料或导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学习概念提供思考的着力点。如“盐类的???解”属于物质变化的概念,是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难点。在学生原有的概念里,盐的水溶液是中性的。根据实验式先行组织者策略,首先让学生用实验测定三组盐溶液的酸碱性:①NaCl,Na2SO4②Na2CO3,NaHCO3,CH3COONa③NH4Cl,(NH4)2SO4。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原有概念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疑惑,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为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师可依次设计一系列的阶梯性问题:①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有没有电离平衡?②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分析CH3COONa溶液中c(OH-)c(H+)的原因?③Na+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④盐类水解的本质是什么?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不但融会贯通地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本质,还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问题探索的能力。   实验式先行组织者,并不仅是指单独一个实验,有时当某一概念或理论比较复杂或困难时,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如学生理解“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程度一般较小”一般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可以按照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设计实验式组织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先测定1 mol/ LHCl溶液和1 mol/ LHAc溶液的pH,记录在下表   实验数据、现象记录   使用说明:用pH探头测得常温下1 mol/L HCl pH=0.08,1 mol/L HAc pH=2.51,此现象可说明盐酸与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同,进而讲解HCl百分之百电离,是强电解质,HAc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从而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实验二:分别往等体积等浓度的HCl溶液和HAc溶液中,同时投放等量且过量镁片,观察现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在上表中。   使用说明:镁条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说明反应开始时,盐酸中H+浓度大,再次证明电离程度不同。而最后收集的H2体积相同,教师可根据此现象设疑:为什么醋酸溶液中不断有氢离子产生,从哪里来?最后收集的H2体积相同说明什么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常温下水不能与镁反应,只能由HAc电离而来,由此说明反应中随着H+的消耗,HAc继续电离,证明醋酸中有平衡移动的存在;由于盐酸与醋酸的浓度、体积相同,即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最后收集的H2体积相同说明醋酸消耗完,是平衡不断正向移动的结果。   为了进一步说明醋酸存在电离平衡,可设计实验三。   实验三:先测定1 mol/L HCl和1 mol/L HAc溶液的pH(可用实验一的数据),然后在酸液中加入对应的盐,测定pH的变化。利用手持技术pH探头进行实验三的演示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使用说明:HCl中加入NaCl前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