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情感指向
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情感指向
大自然中的“黄昏”是一种极其平凡的自然现象,但是,这种平凡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敏锐的目光捕捉之后,便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达到与诗人自己的心灵高度和谐地统一的境界,这个普通的自然现象也就升格成诗人表达情感志向的媒介。
一、黄昏意象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古典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黄昏意象不是单一的黄昏之景,也不是单纯的以夕阳为写作对象,而是以夕阳暮霭为中心,连接夕阳下、暮霭中的诸多景致一起构成的一种可感的综合的形象,引起读者的想象。因此,黄昏意象的构成就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例如:①孤鸟寒鸦:“夕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范成大《鹧鸪天》)等等,运用“飞鸟”的形象渲染黄昏时候凄凉的氛围。②冷风急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咪梅》);“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风雨黄昏本身就会给人一种愁思,加上诗歌意境的点染就显得更有韵味了。③荒山浮云:“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董思恭《感伤》);“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魏夫人《菩萨蛮》);“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长亭怨慢》姜夔),运用大自然中的山、云等自然现象营造一个伤感的氛围。④破阁残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落日下的亭台楼阁最具有历史的沧桑之意,也最能勾起读者对历史中人与事的感喟。⑤江水棹帆:“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棋斜矗”(王安石《金陵怀古》);“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等等,运用江水以及水面上的行船、白帆与黄昏一起构成了苍远辽阔的气势。
当然,黄昏的构成因素还有许多种类的组合。但是,黄昏这一特定情景下蕴涵着的情调。极易勾起人情感中的某种潜在因素,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染于作者刻意经营的愁绪离怀,从而达到诗歌欣赏中的共鸣效果。
二、黄昏意象的内涵总体上呈孤寂感伤的特点
在古典诗词中,不管诗人将黄昏的意象描摹成何种形态,黄昏意象始终呈现出一种孤寂、感伤和悲愁的情怀。究其原因:
首先,黄昏意象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意识,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对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消失特别敏感,总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能登上时间的方舟,把自己带向成功的彼岸。“人生如白驹过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规劝人们珍惜时间,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人生迟暮就是文人们面对黄昏,面对夕阳最容易发出的生命的悲叹。“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阳”(朱熹《水调歌头》)。人生如萍,时光易老,西落的夕阳象征苍老的人生,蕴涵着无尽的伤感和落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是诗人在对自然和生命的抗争中赋予黄昏意象以人生苦短的深沉怨情。
其次,古代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片砖只瓦、断墙残壁、旧亭破阁等,往往与黄昏相融合,成为怀古伤今最动人的抒情载体,黄昏意象所表达的便是昔盛今衰、人世沧桑的感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当年的刘裕誓师北伐时是何等的气概,“气吞如虎”仅仅四个汉字就概括得入木三分,可如今,只有“寻常巷陌”在斜阳下呈现出死一般的沉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词人运用凄清的黄昏色彩,含蓄地点明了扬州城过去繁华今天衰落的变化,写出了一个关心国事的词人心中的“黍离之悲”。柳永游览“三吴风景,姑苏台谢”,感叹“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双声子》),在诸如此类的诗词中,黄昏夕阳已寄予了无数词客深沉的历史兴亡的悲凉意蕴。真是“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
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也”
分别是人的感情中难以排遣的一种情绪,而选择黄昏的特定时间去送行,更增添了送行场面的凄清氛围,这成为黄昏意象的另一种内涵。因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认为日夕乃当归之时,所以许多文学作品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水》)的固定意象。以“日夕当归”这一原型意象为核心,后世形成了一个由这一意象衍生出来的作品链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林》)渲染的是一幅凄清冷落的情绪,用以衬托人物心境的伤感;在凄切的寒蝉哀鸣声中,在刚刚过去的一阵急雨后,面对长亭送别的地方,一个“晚”字,点出了场景正处于黄昏时令,为人物的心境蒙上一层感伤的情绪。“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赵孟頫《纪旧游》);“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萧萧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之十);“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湛》);“日暮天云合,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拟古》(之二));“君不见高堂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nopsys学习资料-dw_debugger.pdf VIP
- 人体形态与结构课程标准.docx VIP
- 压力管道日管控、周排 查、月调度工作制度.pdf VIP
- 马工程《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第十五章.pptx VIP
- 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docx VIP
- SPMP-STD-EM2004-2016石油化工工厂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pdf VIP
- GBT28046.4_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docx VIP
- 华为任职资格全套——任职资格体系胶片.ppt VIP
- 从《兰亭集序》浅析魏晋士人自觉意识苏醒.doc VIP
-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