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中学价值取向报告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报告
利津县汀罗镇第一中学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活动小组
摘要: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责任感,道德状况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和对策思考。
中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强烈,目的性强,学习态度端正。性格上有兼容性,主体性,矛盾性,时代性,不稳定性等多方面特点。社会意识不强,更加关心个人和家庭利益,需要加强引导。调查显示中学生道德状况比较好,但大部分教师对此的评价却不高,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做出了比较积极的评价。主要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思想教育影响,和自身因素影响。学校应加强校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更大的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关键字:学习状况 价值取向 责任感 道德状况 问题原因 思考对策
本次调查于2006年3月进行。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状况, 性格,责任感,道德状况。调查选取汀罗一中在校中学生九年级四班,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97.5%。其中中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生占54.3%,女生占45.7%。政治面貌的抽样分布为:共青团员占78.8%,非共青团员占21.2%。家庭的抽样分布为:来自较贫困家庭的占24.6%,来自低保家庭的占12.3%,来自较富裕家庭的占32.3%,来自富裕家庭的占30.8%。
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代学子欣然接受:随着知识革命的快速推进,学习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中学生学习与研究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学习资源向深广维度配置的背景下,中学生拥有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并呈现出具有时代风格的学习特点。
1.学习主体意识强烈,目的性强。
本次调查对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按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对学习目的的三项选择百分比进行累加,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学习目的的三项选择累加百分比
学习目的 找个好工作 希望自己喜欢的学习有所成就 为了得到同学的尊敬 报答父母 出国,考研 避免没有毕业证 将来把国家建设的更好 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 没有特别的目的 百分比 62.6 49.9 62.6 62.6 10.2 6.2 3.1 71.7 5.8 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成为首选的学习目的(71.7%),其次为找个好工作和报答父母(均为62.6%),希望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有所成就的有49.9%,而没有什么明确目的的仅有5.8%。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对当代中学生校园的宽松自由的气氛起积极影响。学生学习需求多元化,学习个体个性,智力,能力追求等呈现目标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学习目的性强,目标明确,并且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强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需要。中学生学习目的主要集中为了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找个好工作。
2.学习态度端正
调查表明,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主学习态度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成为发字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学习过程中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业。73.7%的同学不同意“中学期间不用再努力学习”的观点:62.8%的学生不同意“六十分万岁”的观点;76.8%的同学“在乎我的成绩”;61.6%的同学同意“我应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70.5%的同学“留心学习的有关信息”。
这对同老师的调查了解相同,大部分老师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和“比较刻苦”。对中学生刻苦学习的目的和动力,老师们认为主要是当前身处校园中的中学生们已深知社会竞争的激烈,他们更加关注自我,渴望通过大学的生活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占领就业的制高点,赢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正是这种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中学校园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同时,大部分老师认为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以及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在老师看来,如今的中学生已完全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式书生了,面对市场经济掀起的滚滚浪潮,当代中学生都在秣兵厉马,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整体看,多数中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人生价值观,但在一些问题上经常表现矛盾或多态变化。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兼容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和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中学生在个人与社会,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问题的选择上不愿偏重哪一边,而是寻求结合点,希望“个人与社会利益并重”,“事业和利益兼得”。我们对学生共青团员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在问及作为共青团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何选择时,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