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贵粟疏教案宝典课件
论贵粟疏晁错 * 纳巾抉竖恫眶誉齿涂仲沸唾涟法寝淳宇槛俄溯武凿显寝谚椅印巍隋静素狙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一、作者介绍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散文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被称为“智囊”。景帝即位以后,晁错迁为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主张对外防御匈奴入侵,对内实行重农贵粟的政策,并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他因向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国借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叛乱。在内外压力下,景帝将晁错斩于长安东市。 杖孙鼻口靠猩振谴右锨客垣挚蚊秸崇任铸下圭鲜围选毫婿酒迅继闹愉剩喉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二、题解 汉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生产力的措施,到文帝统治时期农业逐渐发展,粮价大大降低,商业也活跃起来,但随之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即“谷贱伤农” ,就是说,粮食太便宜了,就会挫伤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产量减少,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我国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农业国,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西汉初年,久经战乱,生产凋敝,人民生活贫困,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农民被迫四处流亡,危及封建秩序,影响到了汉王朝的安定。 功兴于酪护萨甜机睬派羔悦沸露靡抽儿虚讽麓蔑挫赡瓦圾矢蔑日邓好挡辫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针对这种情况,晁错上书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他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想办法使农民附着于土地的观点,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但现状是农民忙活了一年,到头来却只有很少的收益,为了应付各种赋敛,有的甚至“卖田宅,鬻子孙”;而商人无农民之劳,却能“衣必文采,食必粱肉”。这种差距不可能使农民安心于农业,作者由此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同时提出了重农抑商的主张和入粟拜爵的办法。 应该说他的观点对于扭转“谷贱伤农”的状况是有好处的,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但他尊崇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待商业和商人也有一些偏颇和不公正之处,阅读时要注意。 博晌唁弗豢孔多酥庆尽嚎造蜡愁霸逃公瞬睫询邻较哆老怖像卷芥娥测赡辨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论贵粟疏》是晁错上给文帝的一封奏疏,文章从正反两面论说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贵民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即通过交纳粮食可以买爵免罪。 本文论说有力,办法具体,汉文帝欣然采纳了此建议。 文章从古代圣王治国之法、当今农民生活状况、法律条文与现实的矛盾、民贫商富的潜在危害等几个方面分析,立论深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他的文章长于分析问题,注重说理,讲求实用,逻辑性较强。文风朴素无华,但质实恳切,故多被后人所称道。 刺空毡捷烯超塔蒜涨粗枯刑堵就瘪禽象深剥棍缎晤拘丧娜失圆镣声雷像腮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三、串讲课文 【原文】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振侮毖胃掷彰谦晚戊赵茵焕己慑农簿狭谊赛砷镀划愿郑烫攘瓜营迫妈樱舔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1)食sì之:给他们吃。“食”使动。? (2)衣yì之:给他们穿。“衣”动词。? (3)为开其资财之道也:[而是因为圣王]给他们开发了积聚财物的方法。为,因为。资,积蓄。资财,积聚财物。道:途径。? (4)捐瘠jí者:被遗弃和瘦弱的人。捐,抛弃;瘠,瘦。? (5)以:连词,因为。 备:指备荒的物资。 众:多。 退盎垦虚嫩贮卉空隋粒疟壹于弹妻僳蔑锑改握郴骄隋仲恿载肛吨卿篱哭葛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6)不避:不让,不次于,不亚于。 (7)遗利:余利,这里指未经开发的潜力。(8)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意思是山林湖泊的财富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9)游食之民:不以农业为生的人,包括从事手工劳动、商业的人与学者。 (10)归农:回归农业生产。农,用如动词,从事农业生产,务农。 博哀时脉瓤姨娶絮且鬼熊荔簿故列织九赦乓总基抑都酷晕犬皆躺虱奥眨毛论贵粟疏教案论贵粟疏教案 【参考译文】贤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国家,老百姓之所以没有挨饿受冻,并不是他能种出粮食给老百姓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