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图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图文课件

1、肌肉症状 故患者面容消瘦、颧骨隆起,双睑下垂,闭目不严,唇厚而微张,呈典型斧头状脸。因有咬肌萎缩,颜面下半部狭细,下腭小,面肌无力,面部无表情,呈肌病面容。 颈消瘦,细长而稍前屈,称为鹅颈。 前臂远端肌肉较背部肌肉、肢带肌受累明显。咽部肌肉无力或肌强直可出现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 某些家系以颈前肌萎缩为初期症状,呈垂足表现,酷似神经性进行性肌萎缩。 腱反射与其对应 可减弱或消失。 1、肌肉症状 因病情进展缓慢,四肢近端肌肉在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时出现,腹部肌肉无力较多见,很少有关节挛缩。 外眼肌亦可受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 1、肌肉症状 b.肌强直症状: 多数局限在小手肌、面肌、舌肌,症状比先天性肌强直轻,肌强直和肌萎缩部位不一定一致,如舌肌常见肌强直,但肌萎缩少见。前臂屈肌亦可见肌强直,用力握拳即可见到,也可见叩打肌强直。 2、全身症状 除肌肉症状外,合并全身症状亦是本病特征。 a、眼:白内障及其他眼症状 白内障在20--30岁后发生,随年龄增大而加重。 其他眼症状包括眼压低、流泪过多、眼睑结膜炎、网膜萎缩 b、内分泌系统: 性腺萎缩。男子表现为睾酮水平下降、精子形成减少,血清细胞刺激素水平继发升高;女性:月经不调,排卵不规则,常见不孕 大多数男子早秃 2、全身症状 c、中枢神经系统: 有认知和行为改变,早发病的患者可有智能障碍,成人常有嗜睡,因而出现表情淡漠并影响日常生活,某些患者晚年变得多疑、好变及健忘。 d、呼吸系统 肺机能检查多数症例可见呼吸机能低下,慢性换气障碍,易患肺内感染。 2、全身症状 e、消化系统 排便次数增加,有腹泻倾向,也有以便秘、食道扩张、胃蠕动力低下,胆囊排空能力降低,易形成胆囊结石。 f、心血管系统 80%患者心脏受累,半数~2/3患者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可见房颤或完全性传导阻滞引起猝死。 2、全身症状 g、骨骼及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丧失,常发生食管扩张,某些患者可有巨结肠,蝶鞍小,脊柱侧弯,种种骨变形等。 h、其他: 合并甲状腺肿者并不少见,偶可见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接受麻醉时应小心,因发生恶性高热的危险大大提高。有的可有听力障碍,本体感觉障碍。 三、检查 血清酶活性正常。 肌电图:示强直电位,在面肌和手部远端肌肉明显,重复电刺激肌强直轻至中度减少,症状消失。 头颅X线和CT可见蝶鞍变小,脑室扩大和大脑皮质萎缩。 四、诊断 根据肌强直和肌萎缩特点,且有多系统损害,如白内障、秃发、内分泌改变等可以确诊,而家族史有助鉴别诊断,肌电图可以协助诊断,基因诊断对高危人群如胎儿有重要意义。 五、鉴别诊断 a、先天性肌强直: 起病早,婴儿哭后眼难以睁开,肌强直分布较广泛,特别是下肢,双下肢有僵硬感,行走和跑步受限,突然惊吓可致全身僵硬或向后跌倒,无肌萎缩和其他系统损害表现,有假肥大。 五、鉴别诊断 b、先天性副肌强直: 现已证实为钠离子通道的SCN4A基因突变所致,定位于17q23.1-q23.5,大部分幼儿期发病,寒冷可诱发,出现矛盾性肌强直,即越运动越严重,多在第4、5指及小手肌、眼睑等局限,也可见于全身肌肉。本病呈非进行性,成人后病情稳定或稍有好转。无肌萎缩,相反可见肥大倾向。以肌强直及无力发作为主征,寒冷时加重,给KCl加重,发作时K+升高。 六、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可试用苯妥英钠等 * 消化功能障碍:通常无异常,偶尔末期可见胃扩张 知能障碍:多数病人可见轻度知能障碍,知能障碍为非进行性,与躯体障碍程度无关 此外尚可见牙齿咬合不良、高硬腭 CK显著升高 EMG: ①每个活动电位 波幅减低 ②电位持续时间缩短 ③多相性电位出现率增多 ④最大收缩时低电位干扰波 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遗传形式及临床症状都与Duchenne型相同,但发病年龄较晚,进展缓慢。 B. 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 与Duchenne型的不同点 1、发病晚,5岁~25岁 2、患者的母亲是携带者,孙辈男性发病 3、骨盆带肌受累,胸肌逐渐出现萎缩、肌力低下 4、发病25年后逐渐不能行走(有报告称15岁前全部能行走) 5、几乎无心肌受累 6、多数病人无关节挛缩、变形 7、往往可保天寿 多数病人无假肥大、无智能障碍 CK 虽然肌肉受累表现轻,但CK高(不如Duchenne型显著),早期明显,晚期有降低。 亦为X连锁隐性遗传,儿童期发病,进展极缓,其特点是肘关节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