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虚词18个 2005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2004广东卷文言虚词题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且 若 若 所 为 为 为 焉 焉 也 也 以 以 以 以 以 因 于 与 则 则 则 者 者 者 之 之 之 之 之 与 2.介词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遂与勾践禽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要离力微,坐与上风 跟,同 替,为 以 被 对,向 在,于 3.连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与人刃我,宁自刃 和 与其 4.副词 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 皆,举 (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一)代词。1.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 蒙乐霜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注:蓝色字是2004、2005年广东卷中出现过的虚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详解:A.都为介词,“和”、“与”之意。B.分别是副词,“将要”;连词,“就”。C.都是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