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答案

清单一 志向远大的玄烨 少年天子 1.登基 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聪明好学,志向远大。 2.学习 (1)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 (2)对西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制造和购置科学仪器。 康熙帝即位时,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欧洲封建统治已经动摇,商品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正孕育着危机。                 清单二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内措施 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 1.平定“三藩” (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 (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的胜利。 2.收复台湾 (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政局不稳。 (2)过程: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台湾。 (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施行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意义 ①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②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请求。这说明康熙帝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单三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外措施 抗击沙俄 1.原因 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对中国东北边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2.过程 (1)康熙亲政后,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2)1685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清单四 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中国版图的奠定 1.康熙的措施 励精图治,开拓疆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 2.中国版图的奠定 东临太平洋,北至外兴安岭,西达葱岭,南包南海诸岛。 清军抗击沙俄的入侵,实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尼布楚条约》平等协商签订后,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北方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探究点一 康熙帝的功过是非  [史料探究] 材料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 ①滇平 ②瀚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 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矜干羽三苗格, 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 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 此日方同万国欢。 四月天山路, 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 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 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 辛苦事亲征。 指出材料中诗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 [答案] 事件: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贡献:康熙帝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形成]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措施及影响 1.背景 康熙时期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时期,中华民族面临诸多内外矛盾: (1)满洲贵族和中原汉族的矛盾。 (2)清朝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 (3)中华民族和西方殖民势力之间的矛盾。 2.措施及影响 (1)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使清朝统治得到巩固,出现“康乾盛世”局面;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 (2)平定“三藩”之乱,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打败沙俄入侵者,在平等基础上签订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维护了边界170多年的稳定。 探究点二 评价康熙帝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清圣祖实录》 (1)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个“城”? [答案] 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 材料二 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