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二板块 西塞山怀古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Word版含答案
第二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P40
一、字音识记
1.濬() 2.降幡() 3.芦荻()
4.下邽() 5.时难() 6.羁旅()
7.珮缨() 8.红绶() 9.兰苕()
二、词语释义
1.金陵王气黯然收:即帝王之气,这里借指东吴的国运
2.一片降幡出石头:表示投降的旗帜
3.山形依旧枕寒流:指深秋的长江
4.今逢四海为家日:指天下统一
5.故垒萧萧芦荻秋:秋风的声音。形容荒凉冷落的样子
6.时难年饥世业空:祖上留下来的产业
7.弟兄羁旅各西东:作客他乡
8.田园寥落干戈后:冷落
9.吊影分为千里雁:形影相吊,孤独寂寞
10.一夜乡心五处同:思乡之心
11.天河夜转漂回星:漂浮,流动
12.银浦流云学水声:银河岸边
13.东指羲和能走马:意思是太阳行走之快,就像奔跑的马一样
三、名句背诵
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2.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6.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对应学生用书P40
西塞山怀古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尚书”。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精练含蓄,韵味深长,富于哲理意味。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为著名。有《刘梦得文集》。
二、相关背景
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三、内容提要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面,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这首诗歌咏晋、宋兴亡事迹,说明地形之险不足恃,历史上割据一方的局面,终究会统一。
四、写法借鉴
1.借古喻今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格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讽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奢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2.精巧的构思
一是选材。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开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二是摹写。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重点揣摩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下”和“收”。“下”:既有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2.试分析“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对比、拟人。“枕”是说西塞山依旧挨着长江,生动形象地比拟出“物”的永恒;“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鲜明生动地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3.试分析本诗“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诗的前四句以豪迈的笔力追述西晋王,冲破一切阻拦直抵金陵,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的史实,说明天险人力都挽救不了腐朽王朝灭亡的命运,“千寻铁锁”不过是枉费心机,最后还是落得“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结局。五、六句从东吴的覆亡联想到东吴以来几个小朝廷的破灭,提醒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人。贞元十五年(798)中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九) 遗传信息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五)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十)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八)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必修二课时跟踪检测:(四)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发展层级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工程章末整合提升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选修3.ppt
-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五章 第三节 关注癌症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细胞增殖的过程及特点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一板块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登柳州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语言的鉴赏(二)——语言风格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八 第二板块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八 第一板块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踏莎行(候馆梅残)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八 综合技能培养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一板块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 玉钟)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二板块 踏莎行(雾失楼台)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比较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要领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第二板块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扬州慢(淮左名都)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二 第二板块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Word版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 .pptx VIP
- 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员工花名册(自带公式).xlsx VIP
- 第三章交强险.pptx VIP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管理会计学》教案全套 孙茂竹 第1--12章 管理会计概论--- 管理会计报告.docx
- 顾客异议的类型.ppt VIP
- 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doc VIP
- 北京宜通cl-06c六轴控制器说明书.pdf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2 Unit 1 Travel 单词课件(共6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