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叶种,高原上江南味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小叶种,高原上江南味道

云南小叶种,高原上江南味道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我不知道明代刘伯温是怎么预言云贵胜江南的,也不知道现在实现了没有,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以大叶种闻名的云南茶,也有品质优异的小叶种和中小叶种代表,比如抢救复活的云南高香型绿茶“十里香”,据检测内含物比西湖龙井还好。   在介绍云南绿茶之前,先简单说下什么是大叶种、中小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子角质层厚度约为2μm~4μm(μm即微米),通常只有一层栅栏细胞,其栅栏组织:海面组织约等于1:2。这种叶子叶绿素含量稍低,类脂物质较低,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制红茶,达到红茶的浓、强、鲜标准。中小叶角质层厚度4μm~8μm,通常有2-3层栅栏细胞,其栅栏组织:海面组织约等于1:1。因而,中小叶种色素含量较高,类脂含量也较高,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适宜制作绿茶。当然,云南也有用大叶种制作成的绿茶,比如云南腾冲有名的“清凉山磨锅茶”。   “高山云雾出名茶。”云南的茶以北纬25度线划分两种,以南为大叶茶,如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绿春玛玉茶、云龙山大叶茶等等;以北多为中小叶种,如昆明十里香和宜良宝洪茶。   十里香         茶中珍品“十里香”,原产于昆明东郊金马山麓十里铺,早在唐代就有栽培,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被作为贡茶专供皇家享用,又名“十里贡茶”。据《昆明县志》记载:“仅距城十里之十里铺及其附近的大麻苴与城西碧鸡关附近等地所产,名为十里贡茶。”   昆明还专门开设过十里香茶馆,专卖十里香茶,用吴井水泡饮,因而有“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一杯十里香,满屋都飘香”的说法。19世纪80年代左右,在十里铺周围还存有200多亩十里香茶园,由农业部门派技术人员代为管护,交由当地农户采摘买卖。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十里香茶园逐渐变成了高速公路和工厂,十里香茶几乎绝迹。上世纪50年代,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张芳赐在植物学家蔡希陶的指导下,花了50年时间,坚持保护、选育、杂交等研究方法,硬是把“昆明十里香茶”这一珍稀名茶及其悠久文化抢救并保护下来。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78岁高龄的张芳赐教授最终证明石林县特有的砂质土壤比较适宜栽培“十里香茶”。经张芳赐教授精心选优、培育的昆明十里香茶,香气更加高锐、独特,茶汤更加鲜爽、甘甜。   昆明石林十里香茶业有限公司是生产“十里香”的唯一企业,于2008年在石林县石林镇投资建设昆明十里香茶种植推广示范园。目前,公司已在石林镇山头上村建立了300亩的“十里香”贡茶繁育生产示范基地,已有80亩可以采摘。“十里香”已经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并通过国家QS食品安全生产许可,在2011年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上荣获最高金奖。   龙井之于杭州,犹如十里香之余昆明,虽然十里香的名气不如龙井,但是“复活”过来的十里香屡屡摘得绿茶评比金奖,逐渐得到更多茶友的喜爱。奇特的是,一般绿茶只能泡两三泡,而十里香可以泡八到十泡,是本人见过的最耐泡的绿茶。而且,每一泡的口感都不尽相同。   今年得了一罐十里香,得闲就与茶友分享。杯中茶芽舒展:飞、飘、旋、弋,茶香袅袅:蜜、花、露、叶,口中茶汤如液态绸缎,丝丝缕缕都在味蕾绽放刚刚过去的春天。         宝洪茶   “云南龙井”宝洪茶,因其产于宜良县宝洪寺而得名,唐朝期间由福建开山和尚引进福建小叶种茶种植而成。和十里香一样,也属高香型茶树品种,香气高锐持久,鲜叶采下一、二小时即散发出花香。民间赞誉宝洪茶:“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据1948年《新纂云南通志》载:“滇茶除普洱茶外,有宝洪茶,产宜良……为该地之特品”。   宝洪寺所在的宝洪山,海拔高约1000多米,云雾重,日照短,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6.3℃,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腐殖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茶树多分布在宝洪寺四周的山上,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茶树的生长和芽叶有效成份的形成和积累,为形成香味特异的宝洪茶奠定了物质基础。   宝洪茶采摘精细,开采早、采期短、采得嫩。每年春分后清明前开始采摘,清明时采摘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薄摊在竹簸箕内,摊放3~5小时,使其散发部分水分,去除青草气,便于炒制。   我有幸在翠湖一茶楼的露台目睹宝洪茶的炒制过程并尝鲜,条索扁平深绿,酷似龙井,汤色黄绿相间,滋味嫩爽清鲜,很有龙井神韵。   过去,宝洪茶基本上是传统种植方式,导致产量不高,品质参差不齐。2010年,云南马帮贡茶有限公司“接手”宝洪茶场,开始了重振宝洪茶之路,先后对茶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育良种基地、改良茶园等一系列工作。宝洪茶现种植面积300多亩,“提纯复壮”后的宝洪茶,将重新成为云南绿茶的一张名片。   翠华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