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绿茶,有个性草根
云南绿茶,有个性草根
云南是茶的故乡茶叶原生地,尤其是大叶种茶叶的原生地和主要产地,云南制茶、吃茶、喝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并自成体系,从至今鲜活五彩斑斓的各少数民族茶俗茶文化上,就可以准确获得大量的信息。但这一认识,毕竟来得太晚,山高路远水急林大,物流不便消息阻隔见地不同,相当漫长的时期内,云南茶游离于中国内地乃至整个世界的视野之外、文字记录以外。唐人陆羽的《茶经》,不知云南,仅言及“南方嘉木”。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仅仅距离现在不到400百年时间,明人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如此放言:“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太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
谢肇淛认为云南缺乏内地那样加工的方法,还缺少合适的冲泡手段——如此一来,即便产茶制茶、“士庶所用皆普茶”,也只能视为没有像回事情的茶叶即“滇苦无茗”。毫无疑问,“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的杭州人谢肇淛,思考判断的参照系,基本也跑不出这个范围,脱不开“小叶种绿茶”思维。谢时代的“普茶”,与现代的普洱茶,毕竟还不是一个概念,指向性主要趋向产地,按目前的眼光去看,多半属于大叶种晒青绿茶。
谢肇淛的话,说得毕竟有些老,接下来的清代,云南士庶所用的普茶,终于登堂入室,“普洱茶之名中国皆知”(袁嘉谷言)。 其中成因固然复杂,但我以为与清一朝上层统治阶层游牧民族出身、饮食习惯嗜好“喝酒吃肉”不无关联,需要以普洱茶“解牛羊肉毒”及酒毒。其实即便那一时期的普洱茶,依旧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
云南茶树按物种分类共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这些茶树品种各具特性,按植物形态有灌木型的中、小叶种,有半乔木和乔木型的大叶种。云南大叶种中、小叶种茶叶兼有,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被谢肇淛褒为“色香不下松萝(安徽历史名茶)”的“昆明太华”茶,“过之”昆明太华的“点苍感通寺”茶,多半属于小叶种绿茶,即便不是??至少也是符合“小叶种绿茶思维”标准的绿茶。褒扬之余,谢肇淛毫也不客气的指出,昆明太华茶“揉不匀细” ——这其实就是云南绿茶早已有之目前仍旧严重的通病——加工粗放不够精细。不知道小叶种昆明十里香茶,与谢肇淛所谓昆明太华茶,有没有延续和关联?
19世纪是世界茶叶格局发生大变动的时代,从那时算起,整个20世纪直至现在,云南绿茶基本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云南绿茶几乎把所有绿茶品种的加工都模仿学习了一遍。早在学习和探索阶段初期,云南就开始派出留学生,到先进国家、发达地区,学习近现代种植、加工理念和工艺;引进掌握近现代种植、加工理念和工艺的各类人才。具体操作环节,也着力不小,诸如茶种试种、采用梯台栽种、实行科学栽种管理和采摘、引进近现代制茶设备、建设近现代茶叶加工基地等等。
20世纪中叶迄今,云南绿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种植、加工、销售体系,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教育、研发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培育和推广了不少优良大叶种新品种、大叶种与中小叶种杂交良种。以昆明十里香茶为例,一些历史小叶种名茶,同样得到恢复和发展。就目前来看,云南绿茶的消费格局,仍旧以本地销售为主外销为辅,主要品种还是以晒青绿茶为主,可以视为云南“士庶所用皆普茶”传统饮茶习惯的有机延续。
这一时期,云南绿茶发展迅速、类型齐全,加工方式包括晒青、炒青、烘青和蒸青,分布遍及云南各茶区。晒青茶:又称滇青,是大叶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采用太阳光晒干而成晒青绿茶。按其加工季节可分为:春尖、二水和谷花。高档晒青茶具有色泽鲜绿,白毫显露,条索紧直,锋苗整齐,内质清香,滋味鲜纯,叶底清绿的特色。滇青成品茶有春蕊、春芽、春尖、滇配和春玉五个花色。晒青是云南茶区传统制茶方法。滇绿:用大叶种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而成的烘青绿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硕、紧直、白毫显露,锋苗完整秀丽,内质香气鲜纯,滋味醇厚,水色明亮,叶底嫩绿的特殊风格,烘青毛茶分为三级六等,成品茶称为滇绿(分为1-3级)和滇绿碎茶、滇绿芹茶,少数地区也生产四级滇绿。炒青: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杀青、揉捻、炒干而成,云南又称磨锅茶,产量不大。蒸青绿茶: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蒸汽杀青、揉捻、烘干制成的绿茶,产量很小。
如果说红茶是世界性茶语言,那么绿茶就是中国茶语言、亚非茶语言,以大叶种为主的云南绿茶作为中国茶语言的地域性方言,至今还在寻找感觉调整语感。不少茶叶专家认为,大叶种晒青绿茶性理过于寒凉,很难被云南以外的消费者接受,更适合采用烘青、炒青、蒸青等方式加工。
与不少其他产茶省份情况相近,云南绿茶目前地方名优不少,但真正在国内具备影响力的品牌,至少目前还没有真正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脉相承接续与翻动.doc
- 一起去看看吧巴厘猫家.doc
- 一脚踏三县边陲秘境.doc
- 一起套管末屏电容量测量异常变化原因分析.doc
- 一部热播纪录片带来受众解读思考.doc
- 一部关于“绿色职业”法律,引领就业新时代.doc
- 一部分裂文学史著作.doc
- 丁勇达衣岩“六脉神剑”大法.doc
- 丁曦做所有老人乖孙女.doc
- 七大光鲜职业背后辛酸.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