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大别山深处淌出酒香
从大别山深处淌出酒香
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连拱大坝,大别山深处的佛子岭水库曾是我们第一次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标志,从此,狂妄多年的干旱或洪水被它拦住,却挡不住淡淡的酒香顺淠河而下。
佛子岭?一个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地方。从安徽省六安市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南,平原渐渐有了起伏,人烟变得稀少,直到只剩下青山绿水,没错,这里已经是大别山深处,你还会以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类故事藏在里面吗?直到60多公里后,汽车来到佛子岭大坝的脚下。
其实看到这座大坝的时候毫无惊讶之情,用今天的眼光看,它远不够雄伟,远不够壮观,周边的青山绿水倒是更能吸引我的注意,毕竟4月的北方还是枯黄一片,这里已经绿荫柳柳,偶尔透出的鹅黄是正在盛放的油菜花。但略加留意,就会发现佛子岭大坝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个凹凸结构整齐排开,颇有些希腊式柱头的意思。当年修建大坝的时候绝没有借鉴西方建筑的浪漫情怀,更何况是在水库大坝这样的功能性建筑上,至于最后呈现出这般形态,自然是有专业考虑的。
佛子岭大坝属于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和阿尔及利亚有成功的范例,而中国仅有一张图片。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而言,不光是缺资金、缺技术,连基本的水泥、钢筋等原料也不够用,当时的佛子岭水库工程总指挥汪胡桢先生大胆地提出水库大坝采用连拱坝的意见。形象地说,连拱坝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圆拱拼合而成,利用拱状结构来承担部分水库的压力,这样大坝就不用筑得太厚,能省下不少钢筋水泥。
1954年11月,历经一万多人880天的紧张施工,总长510米,高达74.4米的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终于建成。佛子岭几乎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标志,不仅把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镌刻在坝体之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藏在深山、交通不便的大坝居然曾经接待了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前来访问。
更为那个年代普通中国人所熟知的印象,则来自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郭兰英演唱的《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伴随着那句耳熟能详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电影里面出现的就是佛子岭大坝低空放水的场景。到佛子岭采风也几乎成了那个时代文艺家们的必修功课,郭沫若在此留下三处墨宝;周信芳、严凤英来此放过歌喉;田间留下了“佛子岭,让我回头再望你一眼”的美妙诗句;关山月、吴作人、林凤眠专程赴此作画写生;著名作家靳以因为写下散文“到佛子岭去”而名噪一时。
但时间总是很残酷,作为时代的标志,佛子岭早已被它者替代;但作为建筑,佛子岭依然在大别山深处安静地继续着自己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的使命。大坝西侧有一条已经废弃的土路,那曾经是通往水库的必经之路,路E还横跨着一座虽然已经破落,但装饰考究的大门,上面有郭沫若提写的“佛子岭水库”,现在已经很少有^经过。就算偶然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坐着大巴车,压着新修的柏油路直通大坝,这份冷清倒让山水更显宁静。
我们沿着公路一直爬到了水库,但要进入坝区还得买上一张门票,30块钱,价格不低。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但凡躲在深山里,而且还是独立存在的景点,门票价格都相当可观,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没有人会因为门票贵了点就拒绝进去,况且,这种地方总有别的解决途径。
景区的入口紧挨着大坝,其实就是一个小房子,只有一位老太太,既是售票员,也是检票员,我相信她还身蒹着诸如治安监督员,或者周围山林的防火安全员等各种角色。这个地方早已没有亚非拉的朋友,来一个陌生人也能聊上几句。我是一个喜欢收集门票的人,掏足30元钱买了一张门票,又是一个收获。作为建筑本身,佛子岭大坝还是挺有特色的,这样的拱形建筑并不多见,站在坝顶,望着拱形里空空的坝体,第一感觉就是真能省下不少水泥和钢筋。
其实佛子岭这个地名也是因水库而起的。据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现在的佛子岭原名应为佛寺岭,佛寺岭上原来建有保卫邻近县城的碉堡,称为佛寺岭卡,还有庙宇5间。解放前,村人常去庙中求神拜佛,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51年冬,山下开始兴建水库,对上对外常要使用这一名称,后因初来水库的人以江浙两省为多,“寺”和“子”难分清楚。有用佛寺岭的,也有不少用佛子岭的,工程总指挥汪胡桢就指出: “佛子岭地名已在地图、报纸、文件中成定性地名,望改为‘佛子岭’好”。且指出“子”是男子的美称,古代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都称“子”。佛寺岭从此即定为“佛子岭”。
佛子岭下是同样年轻的迎驾酒厂,酒厂的员工骄傲地说,这里也许是全国最美的工厂。的确,迎驾酒厂已经开放工业旅游,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他们在意的不仅是这里的山水,还有这个年轻的酒厂依然保留着的古老工艺。
传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为迎武帝大驾,地方官民捧淠水精酿琼浆出城二十里相迎。汉武帝饮后大悦,迎驾贡酒因此得名。如今在这里,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