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勇于拼搏金银花大王
勇于拼搏金银花大王
相传一千五百年前,在中州大地一个叫黄池的地方,有一位悬壶济世的姓黄的神医,他生养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女儿,姐姐叫小金花,妹妹叫小银花,这一家人乐善好施,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一天,村里突发一场可怕的瘟疫,并在全村蔓延。小姐妹见村民饮了自己父亲花了数日心血配成的解毒汤,却仍不能化解这毒瘟,便背着爹爹来到村后的药神庙向天叩拜,发誓愿姐妹同心化作良药来解这恶疾。药神仙为其姐妹诚心打动,便应允了她们,把她们化作了同蒂并开花的植物。
黄神医在夜间梦见一仙翁要他到药神庙前采仙草救民,第二天一早便到庙前采摘自己孩子化成的花茶,回到家里,按神仙的指引煮成茶分给乡亲们喝,果真药到病除。乡亲们得知救命的药茶是小金花小银花姐妹两个用自己性命换来得时候,纷纷到要神庙谢拜,为纪念这对善良的小姐妹的救命之恩,把那株仙药树叫金银花,又称“二花”。
传说玉皇大帝得知此义举,甚为这对小姐妹感动,就封小姐妹为金银花花仙子,伴药仙永久守护着她们热爱的家乡。后来,黄德镇的乡亲早把金银花茶推介到九州和世界各地,把这神奇的珍贵花茶和这段美好的传奇故事让更多的人分享。
岁月流转。在一千五百年过后,在中国南方的湖南省桂阳县,有一个叫刘源的四十出头的汉子,与金银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十年磨一剑,把目光紧紧瞪着金银花和板蓝根这些并不起眼的中药材,以惊人的胆识和耐力,从培育、种植做起,再到开发深加工产品,逐步把金银花做成了一条产业链。他以恢宏的气势和偌大的手笔,全力打造“济草堂”品牌,一定要做中国南方“金银花大王”。
刘源:要做“金银花大王”
刘源,一位典型的湖南汉子。他原本是一位美丽的桃花江浸泡出来的农家孩子,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两个字“儒商”。 他个子高大魁梧,性情爽直却温文尔雅,秉善随和却睿智从容。要不是早就得知他就是湖南桂阳济草堂药材种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记者很难将他与一位大气磅礴的企业家联系在一起。
刘源很简朴。走进他的办公室,记者发现,他那简陋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张的办公桌外,显得十分的简朴,和八十年代机关的办公室并无二??,就连一台电脑也没有。他也没有宝马、奔驰。平时就靠一台猎豹越野车穿梭在田间地头。
刘源很健谈。他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谈他的经历,谈他的发展规划,娓娓道来,毫不掩饰,也毫不夸张,显露出的绝对是一副“胸中有丘壑”的淡定和从容。
一、从弃伍从文到弃文从商:2万元起家的峥嵘岁月
和很多叱咤纷纭的“儒商”一样,刘源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科班经历。打开他的生活画卷,记者发现,他走过的每一部都很夯实、厚重,还有几分传奇色彩。
刘源的家乡很美丽,也很令人向往。“想起家乡,我就会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源很自豪地对记者说。他1961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农村,尽管童年的生活很艰苦,但在那个半江江水倒映着桃花,半江倒映着俏丽湘女的地方,赋予了他聪明和睿智。1979年高中毕业他以3.7分之差,与大学无缘,他就弃文从武,走进了部队的大熔炉,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经受了战火与硝烟的考验,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1983年,刘源留恋地脱下心爱的绿军装,回到家乡后,他得到了命运的格外垂青,被破格录用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刘源家里有7兄妹,他排行老五。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人的孩子生活就越多越艰难。他虽然一个月能拿上几十元的工资,但是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艰苦的生活让刘源有了太多的思索。他知道,自己虽然做不了思想家,但应该随时做一个思想者。穷则思变。变则通,便则活。要改变穷困的面貌,他必须选择一条全新创业的路。于是,在一番苦苦的思索之后,他决定下海“吃螃蟹”。可是,他的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父母甚至不惜以死来威胁。无奈,他的行动只能悄悄地在“潜伏”进行。
直到1984年,他才好不容易说服父母,又通过朋友帮忙从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钱,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业。但刘源是一个孝子。他恪守着“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在桃源县成立了“八字路药中材经营部”,这一年,他赚了5万元,成了少有的万元户。
牛刀小试。便有了“第一桶金”,让刘源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在商海大显身手。从此,他暗暗储备着能量,随时准备大干一场,并为时刻为此准备着。
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1985年,刘源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年6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收到一位战友来信,那位战友意外提到自己在外地经商的情况,不禁让他砰然心动。他想,要干大事业,就必须把自己投入到大市场。他反复思索,将自己定位为中药材经销商后,带上在“八字路药中材经营部”赚到的第一桶金,顶着炎炎的烈日,踏上了去安徽亳州的列车。从此,他在华佗的故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