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战争中气象元素
古代战争中气象元素
早在硝烟弥漫的古代战场,人们已经知道左右战争胜败的关键便是天时、地利、人和。知晓天时,恰恰在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古代兵书是诸侯争霸的指导丛书。翻阅中国古代兵书,其中一类兵书——兵阴阳就是专门论述天气气候、地理、阴阳和占卜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朴素的军事天文和气象知识。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中,气象条件位居第二位。《始计篇》有:“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即是指用兵时所处的时节和气候。《吴子》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古代兵书,后世并称“孙吴兵法”。全书共6篇,篇篇涉及气象知识。在中国古代,预测和掌握天文、气象和地理知识,以利战争,是每位将帅必备的素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甚至是某些历史的拐点,都跟将帅们善于利用气象条件作战息息相关。
皇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
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典型代表。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要素和气象环境则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利器。
双方开战之初,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猛兽助战。蚩尤败逃。黄帝领兵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也不甘示弱,立即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制服了“风伯”和“雨师”。顷刻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不料,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寸步难行。黄帝通过天上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确定了南北方向,迅速制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呼风唤雨”的梦想。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人工增雨、人工增雪、人工防雹和人工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现实。人工消雨、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等难度更大的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在美国等国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次成功利用气象武器制胜的典型战例。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月,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叛军首领吴元济,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军统帅。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突袭蔡州直取吴元济。
彼时,天气条件恶劣,不仅刮大风还下大雪,军队的旗子都被吹破了,人马冻死随处可见。四更天,李愬的军队到达蔡州城下,城内无一人知晓。城门打开后,官兵顺利入城。吴元济被抓。李愬大胜。
蔡州在今日的河南省汝南县,从李愬雪夜袭取蔡州这一案例来看,当时的天气应该是一次冷锋过境给汝南县带来的寒潮降温降雪过程。河南省农历十月出现寒潮降温天气是正常的,李愬正是利用这一恶劣的气象条件掩盖自己、麻痹敌人,攻其不备,巧取完胜。
借东风与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建安十三年(208年)农历十一月,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和刘备联合,凭借长江天险,拒守江南。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县)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听从庞统的建议采用“连环战船”方法,扭转北方士兵不善水战的被动局面。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太大,行动不便。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周瑜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只是苦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刘备军师诸葛亮看出周瑜心病,密书16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气象条件,曹、周、诸葛三人有共识。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离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更深刻。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当时,诸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经验,已准确预报出偏东风的出现时间。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瑜抓住机会火烧连营,顺利击败曹操的军队。
虽然诸葛亮借东风只是传说,但从赤壁之战看,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是完全可能的,很像一次“锋面气旋”天气。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