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明末农民军胜利原因
论明末农民军胜利原因
摘 要:明末农民战争堪称中国封建时代农民战争的高峰,意义之大,影响之深无出其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明末农民军胜利的原因并作出总结。
关键字:农民战争;原因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151-01
公元1627年,崇祯元年,轰轰烈烈的明末起义在陕北爆发。这场农民起义让中国产生了天崩地解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农民起义胜利的原因。首先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明末的三饷加派更使海内沸腾,陕北地区土地贫瘠,“丰年止收四五斗,凶年则一斗二斗”①,其中加派陕西者为二十六万三千六百三十一两,而地方官员如巡抚朱童蒙等尽是阉党余孽,“贪酷不知恤民,敲骨吸髓”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无法生活只能铤而走险。1627年,白水王二杀死县令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不久张献忠,李自成相继加入农民军,农民军以流寇主义为作战思想,以运动战为主,渡过黄河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数省,攻略郡县,越战越强,让官军疲于奔命,这期间虽然也遭遇一些挫折,但在1640年声势大振,连克中原重镇,几次与官军决战都大获全胜,彻底摧毁了明军的主力部队,进而进入关中建立政权,于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灭亡了明朝。
一、优质的兵员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兵员的素质往往决定了它的战斗力。以往的农民军的成员多数是破产的农民,而明末农民军的成分则与以往不同。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军队军费无着,经常缺饷,如宁夏欠十之四,甘肃欠十之六,山西欠十之七,士兵们纷纷亡命山谷间,倡饥民为乱,户部侍郎南居益就说过“皆缘饥军数数鼓噪城中,亡命之徒揭竿相向数载以来,养成燎原之势” ③。这些叛兵主要来自于九边边兵和陕北的老百姓。九边是明朝政府为了应付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设立的九个军镇。明朝中叶以后,国力下滑,朝廷只得依靠九边边兵保家卫国,九边军队是明朝政府的精锐力量,他们普遍弓马娴熟,体能充沛,晓畅兵法,战斗素养极高,他们的参加极大增强了农民军的战力。农民军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饥民,从??俗地理的角度看,陕北自秦汉以来靠近羌胡,民俗习武战备,高上勇力,千百年来精兵猛将咸出其中,陕西地产良马,民风剽悍,好勇善斗,明朝九边军镇中最强的是榆林镇,李自成的家乡米脂县离榆林不足百里,有文献记载,米脂县“县民强半从贼,郡县几空”④。和以往历代大规模农民军相比,明末农民军的素质绝对数一数二,比如陈胜吴广,黄巾,黄巢农民军他们规模虽然也很大,但他们大多由破产农民构成的,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普遍战斗素养不高,一旦遭遇重大挫折便作鸟兽散,缺乏战略眼光,而明末农民军战斗力之高可与满清铁骑相搏,遇到挫折不会轻易逃散,很快又会重新组织到一起,这使得官军始终无法彻底击败农民军。
二、灵活的作战方法
明末农民军的所向披靡与其灵活多样的作战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明末农民军前期最突出的战术就是运动战,崇祯元年陕北农民军起义后,明朝中央政府就调集大批官军围剿农民军,陕北的农民军面对官军的重兵围剿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主动打出去,在运动战中寻找生机,从陕北千里跃进到河南迎来了农民军的大发展。另外农民军在遇到挫折经常使用诈降的方法来赢得喘息的时间。公元1634年农民军主力被围车厢峡,车厢峡有入口没出口,出口又被官军堵死,农民军被围困一个月阵亡了一半,在危急时刻农民军将领抓住官军的老毛病假意诈降转危为安。农民军在实战当中很重视对骑兵的使用,农民军每攻克一地主要掠夺马匹,逐渐积攒了一支数量可观的骑兵部队。“贼介马俱有副,去来如风,一日夜行数百里”⑤“贼行甚速,且无定向”⑥,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农民军在中原大地纵横驰骋,使得官军疲于奔命。在与官军正面对抗中,农民军经常用的两大法宝就是诱敌深入和里应外合。农民军往往用小利引诱官军追击,在官军为了小利争相追逐时,官军阵型大乱,农民军趁机反戈一击往往大获全胜。农民军与官军几次大战就是使用了这一战法一举击溃孙传庭,左良玉的明军主力。在农民军中,“有伏路静听以防袭杀,有前拨,倒拨以备策应,寇皆边兵也,久历行间,必有能者,败奔之时,必设伏以拒其后”⑦。里应外合也被农民军用的淋漓尽致。攻克凤阳一战,农民军先派间谍混入城中制造混乱涣散守城军民意志,然后里应外合夺取凤阳。在攻城方面,由于当时经济资源大多数集中于城市,为了补充给养,农民军也养成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法。当时的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就曾说“流寇数十万,最强无过闯王。所部多番汉降丁,将卒亡命,其锐不可当也,。皆明盔坚甲,铁骑,利刃,其锋不可当也。行兵有部伍,纪律肃然不乱,其悍不可当也,对敌有冲锋,埋伏,奇正合法,其绞不可当也,攻城无不破,对垒无不摧”。⑧农民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作战方法才会百战百胜而得天下。
三、成功的宣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