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县景观造神比赛
贫困县景观造神比赛
被安置在七夕广场的铜牛雕塑重达12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卧式铜牛雕塑,修建的目的是打造当地的“七夕文化”。这头牛的走红,也让社会各界对当地旅游发展定位进行了一次严厉的拷问。
这是一条让人跌破眼镜的新闻:湖北十堰地区的郧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却从腰包里掏出上百万元来打造“世界第一牛”铜塑,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引起公众质疑的重点在于:郧西县顶着贫困县的沉重帽子,一年财政收入仅一亿元左右,百姓的扶贫问题都没有解决,为什么还要用如此招摇过市的方法来追求“世界第一”的虚名?
实际上,类似于湖北郧西这样大手笔的贫困县并不鲜见。在河南淅川,两棵水泥做的迎客松耗资数十万元;在陕西周至,“八根香烟”构造的北大门造价上百万元;而甘肃的漳县,居然在国道沿线建起长达十几公里的围墙,高达2米,用琉璃瓦装饰;最让人不解??还有安徽望江县的超豪华办公大楼,建筑面积相当于8.5个美国白宫。
那么,众多贫困县为何将扶贫要务抛诸脑后,频频醉心于“顾了面子,丢了里子”的造神运动?
湖北郧西县“世界第一牛”的旅游梦呓
媒体声讨的“世界第一牛”,是郧西县所谓“七夕文化”的标志性雕塑,耗资百万,以12吨纯铜打造而成,雕塑以牛郎织女相会的媒介“神牛”为原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卧式铜牛雕像。现在,它悠然地卧在郧西县七夕广场中央,和国家级贫困县冷清的广场作伴。
在传统文化中,牛象征着勤劳坚韧、无私奉献。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公共场所,都建有牛的雕塑。因为牛雕塑而引起的纷争,在中国其实并不是第一次。2011年,被称作“天下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豪掷数亿元,打造了金、银、铜、铁、锡5只牛雕塑,其中,1吨重的金牛雕塑价值高达3亿元。
网友的观点是:华西村建金牛雕塑,尽管社会各界颇有微词,但人家的确“不差钱”,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郧西花费上百万元建一座铜牛雕塑,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那么,郧西的财政状况究竟有多堪忧呢?据2012年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汇总统计表显示:郧西县贫困人口为20.804万人,占全县乡村人口数的40.47%,是整个湖北省十堰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
面对质疑,郧西的回应是:铜牛雕塑是当地挖掘“七夕文化”的标志,资金来源为企业捐款和地方自筹。郧西县走的道路,据说是“旅游立县”,以境内的“天河”为基础,借托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大打“七夕”牌……也就是说,贫困县郧西要举全县之力,把神话故事落于人造景观。据了解,郧西目前完成的开发很是壮观:除了“世界最大铜牛”之外,还有投资2072万元的七夕广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与星宿等。
郧西的发展方向,引起众多质疑。业内专家指出:一定要发展旅游,郧西优势其实很大,没必要走耗资巨大、华而不实的路子,比如郧西古城建于明朝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是湖北著名的古战场,抗金英雄岳飞、义军领袖李自成、“白莲教”首领王聪儿都曾在此屯兵血战,县内遗迹众多;郧西县也是一片红色圣土,拥有很多红色旅游资源。
来自官方的资料表明,郧西还为自己的旅游未来定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目标:到2016年,4A级景区达到8个,3A级景区达到10个以上;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
媒体的质疑是:投资如此之大的推广真的有用吗?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来,郧西2011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个多亿,在湖北十堰排在末位。也就是说,“旅游立县”战略还没给经济带来多大起色。那么如此政策指标,对于解决群众基本生活还存在难题的郧西县,是否过于好高骛远了?
天价水泥迎客松“种植”记“八根香烟”造大门提了谁的神?
在众多贫困县的“烧钱”举动中,湖北郧西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如果说郧西还有“旅游立县”的托辞,那么河南淅川和陕西周至两大贫困县的烧钱之举,就着实有些让人看不明白了。
2010年5月,经过一番精心打造,两棵水泥做的山寨版“迎客松”在淅川县林业局大门口拔地而起。如果不是该局局长去年因腐败落马,这两棵造价高达数十万元的水泥迎客松,或许还将永远在这里屹立下去……
关于淅川县林业局大门“种”的两棵水泥迎客松,坊间传言很多。官方最早的解释是:尽管淅川是贫困县,但境内有重要的“七山一水二分田”,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后,淅川县需要接待更多的外地客人,因此,栽上两棵高达15米的水泥迎客松,是为了凸显当地热情好客的形象。
然而,随着腐败案的水落石出,两棵迎客松诞生的理由也被揭露:林业局局长到黄山游玩的过程中,被身姿挺拔、矗立于峭壁间的迎客松深深吸引,回到淅川就有了依葫芦画瓢的心思。于是动用数十万元公款,请来十几位工人,耗时4个月,打造出了两棵山寨版“迎客松”,“种植”在林业局大门。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迎客松的整个树体由槽钢做好钢架,再浇铸混凝土铸成,最后用油漆将“树干”刷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