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讲 受扭截面承载力.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受扭截面承载力

教学参考书: 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R.Park and T. Paulay,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75 中译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T. 鲍雷,M.J.N 普里斯特利 合著,戴瑞同等译,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赵国藩主编,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朱伯龙等,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1985 吕西林等.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与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主要内容 1.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 2.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与抗震 1 平衡扭转与协调扭转 结构构件的扭转可以分为两类,即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 平衡扭转: 在扭矩作用下构件的扭转是由外荷载作用产生的,其扭矩与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并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 协调扭转(或称约束扭转): 构件的扭转是由结构或相邻构件间的转动收到约束所引起的,其扭矩与构件的扭转刚度有关,并由转动变形的连续条件所决定。 例如: 图示为支承悬臂板的梁,梁上的外扭矩是由悬臂板荷载产生的,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属于平衡扭转。 图示为现浇框架的边梁,梁上的外扭矩即为作用在楼面板处的负弯矩,其大小由楼面板处的弯曲转角与该处边梁扭转角相等的协调条件确定。属于平衡扭转。 有关问题说明 对于静定结构只存在平衡扭转,而对于超静定结构,平衡扭转与协调扭转均可能发生,若放松多遇约束,扭矩即可消除,属协调扭转,否则为平衡扭转。如图所示。 对于平衡扭转构件,若不配置足够数量的扭矩钢筋则平衡不能维持,所以应按《规范》规定,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进行配筋计算。 对于协调扭转,原89《规范》没有给出设计方法,工程中只是按照经验,对构件配置受扭钢筋,现行《规范》对协调扭转给出以下规定: (1)对属于协调扭转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内力计算时,可考虑因构件初裂后扭转刚度降低而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将按弹性分析得出的扭矩乘以适宜的调幅系数 。 试验表明,调幅系数一般不大于0.4,当框架为现浇时,尚可进一步降低。 (2)经调幅后的扭转,应按《规范》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确定所需的受扭纵筋和箍筋,并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 (3)由于协调扭转的复杂性,至今没有比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因此,当有充分依据和工程经验时,可采用其他方法,例如国外一些规范的零刚度设计法。 图示为不同配筋的受扭构件的扭矩T-转角曲线。可以看出: 在裂缝出现前,T- 关系基本为直线,且直线较陡,表明有较大的扭转刚度,且开裂前T-关系与配筋率的大小无关。 在裂缝出现后,部分混凝土退出工作,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和钢筋共同组成新的受力体系,且钢筋应变突然增大,T- 曲线上出现水平段,配筋率越小,水平段越长。随后,构件的扭转角随着扭矩的增大近似线性的增大,还可以看出,配筋率大的构件极限扭矩要大。 2.3 破坏机理和计算模型 在扭矩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破坏面为一空间扭曲面。受扭破坏机理甚为复杂,计算模型也较多,有: Rausch空间桁架计算模型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Лессиг斜弯破坏模型 Hsu斜弯破坏模型 Collins斜压力场计算模型 Hsu考虑混凝土软化的斜压场计算模型 薄膜元桁架模型 2.3.1 空间桁架计算理论 Rausch空间桁架计算模型 用桁架比拟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后的工作机理,最早是由Ritter和Morsch提出,应用于受剪切的钢筋混凝土梁。1929年E.Rausch以Bach和Graf的试验为基础,将斜杆的桁架模型推广应用于已开裂的受扭构件。将配有纵筋和箍筋的混凝土受扭构件设想为一个中空的管形构件。构件开裂后,管壁混凝土沿裂缝倾角形成一个螺旋形构件,与纵筋、箍筋组成一个空间桁架,通过管壁上的环向剪力流抵抗外扭矩。 Rausch建立的空间桁架模型有四个假定: 空间桁架由混凝土斜杆、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在结点处铰接组成; 混凝土斜杆只承受轴向压力,忽略其抗剪作用; 纵筋和箍筋只承受轴向拉力,忽略其销栓作用; 实心截面的核心混凝土对极限抗扭强度不起作用。 Rausch空间桁架计算模型 剪力流路线取封闭箍筋的中心线计算。利用结点平衡和对整个截面取扭矩,即可求得极限扭矩。 Rausch提出的空间桁架计算模型,将Bredt的薄壁管理论与平面桁架模型巧妙结合,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机理,赋予比较清晰的解释,概念清楚,公式简单。 这种计算方法,在低配筋时由于忽略核心混凝土抗扭作用,偏于保守;而在高配筋时,由于过高估计钢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