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王文爱.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王文爱

一、温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儒家思想发展脉络连线: 春秋战国 改造冲击(三教合一) 秦 正统独尊 (独尊儒术) 汉 沉重打击 (焚书坑儒) 魏晋隋唐      完善发展(理学形成) 宋明        创立形成(孔子创立.孟荀发展) 明清        继承批判(反专制倡启蒙) 新文化运动     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改革开放      彻底批判(打倒孔家店)    2.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基础的是 A儒家思想 B百家争鸣 C孔子 D汉武帝 3、以下言论出自春秋战国的哪一思想家?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祸兮福祸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法不阿贵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4.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此语是何含义及目的? 5.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 6.下列与黄宗羲有关的是( ) A.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B.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有责也” C.提倡唯物观点 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7.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单元:人文主义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禁欲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西方人文主义总结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达·芬奇多才多艺,不但是个艺术家,是个科学家。 达·芬奇 美术三杰之- 蒙娜丽莎——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这一微笑,是人性觉醒的一个标志。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大卫》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纱罩圣母》 《绿野圣母》 《 圣母子 》 拉斐尔的︽圣母子︾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文学创作——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哈姆雷特》 喜剧代表作: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 *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万物皆只是一个心” 程 颢 程 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A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中国的神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泰勒斯的宇宙哲学图景 希腊海外殖民的帆船 雅典民主:伯利克里时代的公民大会 希腊人的生活健康、明朗而又自然。他们吃穿简朴,留下大量闲暇参加社会活动,如谈天、辩论、集会、演说、看戏,听荷马史诗等,来丰富自己的思想,疏导甚至消除人们心中的痛苦,使自己不受制于热情、迷信及恐惧。 雅典学院的学术争辨 作用  -- 实质 代表及主张 指导思想 原因 地点 时代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古希腊先贤思想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之死》 “我们曾向克雷波乌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