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 导学案2.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 导学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 导学案2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的文气。 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学习重点、难点: 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3、关于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文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正字音: 李存勖xù 盛衰之理 shèng 盛以锦囊 chéng 及仇雠已灭chóu 契丹 qì 三矢shǐ 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 欤 (yú) 二、研习课文 分析第一段 重点词语:盛衰之理 (道理 ) 原(推究 )庄宗之所以( ……的原因 )得天下 古今异义:岂非人事哉 古:人为之事。 今: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与其所以失天下 古:两个词:连词“和”,代词“他”。 今: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翻译下列句子: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 分析第二段 重点词语:以(介词,用 )三矢赐庄宗而告( 告诉 )之曰 尔其(祈使副词,相当于“应当”“一定”的意思。 )无忘乃父之志 词类活用: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作动词 订立盟约) 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 在前面) 古今异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 古:古代指一般的官员。 今:干某项事业 句式: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 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以锦囊盛(之)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翻译下列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分析第三段 重点词语:方(正当 )其系( 缚 )燕父子以组( 绳索 ) 抑( 或者 )本其成败之迹 ( 迹象 ) 词类活用: 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活用作动词 考究 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名词作动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在夜晚 在四面 向东 名词作状语 乱者四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作乱,造反)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古今异义: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动词“至”与介词“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