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土著和马来西亚东部沙劳越的发展.docVIP

婆罗洲土著和马来西亚东部沙劳越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婆罗洲土著和马来西亚东部沙劳越的发展.doc

發展與環境:沙勞越、東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地的發展 對當地森林裡居民的衝擊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development on the forest dwellers of Sarawak ,East Malasia , and the Philippines 出處:Jonathan Rigg1991﹚, Southeast Asia A Region In Transition. 譯者: 環境與發展:兩個對立的方針 「為了發展」一詞已經被人過度的濫用,而「環境」一詞也漸漸為人所重視,但想要在這兩者之間有個明確而完美的界線卻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國家的發展至少要考慮到人民社會的福利(如教育和醫療)、人權和公平等基本項目,而環境通常是指「自然的」環境,如土壤、森林、氣候、水文和野生動物,在這裡我們希望能包含當地的土著居民。環境與發展這兩者個別的考慮、定義已經很複雜、龐雜,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誰消誰長,孰輕孰重,更引出許多問題與人們的注意。 發展與環境常常被視為兩個完全對立的目標,特別是爭論促進發展會不利、傷害到環境與vice versa,Goldsmith所說,第三世界國家為了求發展必須採用會影響他們自然環境的政策。 在發展與環境的關係上,需要有長遠的眼光,然而彼此的目標,個自的需求主張卻明顯尖銳的對立。Botafogo在世界銀行的聲明:也許那最荒謬的論述是貧窮國家的熱望與利益是和自然環境自動的毀滅正好相反的。以下幾點必須牢記在心: 環境的惡化、被剝削不斷接連發生,Blaikie和Brookfield解釋道:一個令人困擾的複雜問題,農業生產必須配合環境的變化,而環境的變化有它的彈性限度與敏感性,另一方面農業生產也深受社會、經濟需求變化的影響……,在處理環境惡化的複雜性,必須指明所需的條件和多重的假設、前提,不可視為普遍整體或作單一條件、方向的考慮。 熱帶地區的環境明顯就不同於溫帶地區的環境,特別是環境生態的速率方面,如果強行將溫帶地區那一套發展模式與方法拿到熱帶地區來使用,而沒有考慮其地區差異性的存在,這是很可能失敗或達不到預期效果的,特別是由於熱帶地區無法承受溫帶地區所實行的那一套方法與模式,而導致熱帶地區環境的惡化。 即使在熱帶,不同的地區與系統,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態特性,若要那一個加在那一個身上而沒有考慮其不同的承受性,是會造成當地環境的惡化,就拿水稻業與游耕為例,水稻產業具明顯的彈性和產量穩定度,而同處熱帶的游耕卻只有短效的生產力且不穩定。 市場的力量通常可以促進環境保護,雖然經濟實用主義者(將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反對保護環境的要求,。。 1981至1985的資料指出,東南亞國家每年約開伐120萬公頃的林地(見圖4.1)熱帶低地常綠雨林的核心地區包括婆羅洲島、新幾內亞島和半島地區的馬來西亞,那裡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據研究顯示,在馬來西亞雨林裡,一公頃的土地可能存有176種直徑超過10公分的樹種,東南亞熱帶雨林包含全球半數已知的植物種與80﹪的昆蟲,馬來西亞(群島加馬來半島)包含25000種開花植物及世界10﹪的植物相。東南亞森林遭受破壞,無疑也將使我們損失許多生物資源(化學資源、基因資源),還有許多未發現的物種,這些資源我們是無法以金錢估量的,17世紀,秘魯的印弟安人告訴Jesuit神父說金雞吶樹的樹皮有奎寧鹼可以治瘴氣、瘧疾。古柯鹼是從古柯葉提煉出來的,它是一種基本的麻醉藥。馬達加斯加島的玉黍螺可作為治療孩童血癌之用。超過10﹪的法定藥品是提煉自熱帶雨林。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保存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東南亞的森林有許多不可更新的資源。甚至我們連選擇性的伐木都必須謹慎,砍伐任何經濟樹種都有可能使物種滅亡,而如果將一塊區域的樹木伐光,土壤會變得很貧瘠,生產力也大大地降低,如果試圖再植林上去,也往往成效不彰或失敗,有些例子是伐除樹林之後,土地會生成大片的Imperata cylindrica草地。 雖然我們討論保存保護熱帶雨林的觀點大都集中在因為他們能為我們人類所利用,而最近溫室效應的問題也漸漸為人所注意,人們對於森林遭受破壞更加擔心。但這並不表示自然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拒絕人類加入,東南亞當地的土著矮黑人,居住在馬來西亞的Semang、Ilongot和巴拉旺島的Batak,bumiputra﹙“土地的兒子”﹚。然而這包括了馬來人和Dayaks﹙土產的部落團體﹚,這是沙勞越當地土著的共同稱呼。在1984的時候,Dayaks占了總人口的43﹪,而其中的Iban人數最多,超過439,000。 沙勞越Dayaks土著大部分是游耕者,而許多Dayaks土著把稻米當作主要的作物﹙見圖4.2﹚。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