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杨震的三种精神
关键词: 杨震; 儒家; 精神
中图分类号: D50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1)04-0000-03
On the Three Spirits of Yang Zhen
XIAO Shi-ping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r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By examining the “Yang Zhen Biography” of “History of the Latter-Han Dynasty”, we can extract the three spirits that Yang Zhen possess, which is also the classical Confucian scholars generally contains. Three spirits are honest and realistic spirit, caring spirit and upright spirit of the country. Looking for reality, the three spirits of Yang Zhen still have a major value today.
Key words: Yang Zhen; Confucianism; the spirit
杨震(59年~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早年为学,研经授教;中年入仕,起落政坛。一生在教育和行政上建树颇多,在东汉历史上留下闪亮的一笔。细品其一生作为,杨震实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典范。通过考察《后汉书?杨震传》,我们不仅可以对这样一个典范性人物的生平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杨震身上所具有,同时又是为经典儒家士人普遍蕴含的三种精神品格――诚信求实的精神、勤政爱民的精神、刚正为国的精神。
一、诚信求实的精神
诚信的“诚”主要侧重于人的内心的真实,“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诚信就是内“诚”外“信”。[1]诚信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成汤攻伐夏桀时,在都城告喻人民的誓词中,就说:“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这里的“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就是成汤强调自己讲信用、守誓言,让大家能信赖他。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就提出诚信的明确要求。孔子谈到“信”,他认为“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前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对一般社会成员来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若无信用,一如车无轴轮而不可运行;对于统治者来说,“信”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为政》),“信则民任焉。”(《论语?尧曰》)所以孔子把“信”和“恭”、“宽”、“敏”、“惠”一起并列为“五德”(《论语?阳货》),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论语?述而》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成为孔子“四教”的科目之一。“诚信”被纳入到儒家的思想要求中。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诚信理念在后继儒家那里也是得到继承和发展的。如,孟子说:“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孟子?离娄上》)。他把“信”提升到“五伦”的高度,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礼记?大学》则言:“与国人交,止于信。”《礼记?礼运》描画理想社会时更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荀子?王制》亦说:“……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之后的重要儒家人物都一致把“信”看作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认为诚信观念当为人所固守。
在杨震之前不久成书的《白虎通》汇聚的是东汉王朝制定的解经标准,其中,《白虎通?五经》说:“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这将“诚信”看作是“五常”之一。《白虎通?性情》又说:“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处于东汉中期,又深研经学的杨震无疑是受到儒家诚信思想深刻影响的。记载于《后汉书?杨震传》中有关杨震“四知”的故事流传广泛,这个故事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