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综述PLA与EMA复合板材的制备及印刷适性的的研究
PAGE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综述
学 院 轻工学院
专 业 印刷工程
导 师
学 生
学 号
2015年3月31日
聚乳酸PLA与EMA复合板材的制备
及印刷适性的研究
1 聚乳酸PLA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美国、日本的科学家就开始进行聚乳酸的合成研究,但由于原料成本高,一直未得到推广。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受石油短缺和环保压力的驱使世界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再次活跃。在玉米的深加工技术中努力研制聚乳酸的先驱是日本的钟纺合纤公司和美国的卡吉尔·道(Cagill Daw)聚合物公司。早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日本钟纺合纤公司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筛选中发现了聚乳酸的生物可降解性。在此期间Cargill Daw 公司开发了能从玉米产生聚乳酸纤维的工艺。最后由日本钟纺合纤公司联合岛津制作??于 1994 年共同开发出了商品名为 Lactron 的 PLA 纤维,又称作玉米纤维。
1997 年,Dow 聚合物公司看好聚乳酸纤维的后期发展,与 Cargill Daw 公司以各占 50%的股份建造了年产量达 14 万吨的生产线,并于 2002 年投产,商品名为“Nature Works”。2005 年,Nature Works 公司从 Dow 和 Cargill Daw公司中独立出来,更名为英吉尔(Ingeo),至此英吉尔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厂家。目前全世界有 100多家使用英吉尔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品,其中包括了食品包装、餐具、服装、家居用品、个人护理产品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此外,德国 Uhde Inventa - Fischer 公司、意大利Snamp rogetti 公司、荷兰 Hycail 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等也开发了聚乳酸生产技术。
毫无疑问,日本是最精明的。日本并没有丰富的玉米资源,不可能像美国、中国等玉米资源大国一样不断地生产聚乳酸,但日本人善于设计和创造。自从美国卡吉尔陶氏(Cargill-Dow)公司发明聚乳酸后,日本就开始了他们的玉米塑料产品加工的研制和创新,据世界聚乳酸发展势态专利系列分析报告称,在 1985-2005 年的 20 年间申请专利数目最多的前十位专利拥有权人都是日本人,他们在聚乳酸方面申请的专利占到了在此期间总专利数的 50%,日本人在聚乳酸的改性和产品的开发力上可见一斑。
2 聚乳酸PLA国内发展状况
在中国,聚乳酸产业的发展要相对滞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自 2000 年开始把研究重点聚焦到聚乳酸的研究这一重大方向上,与浙江海正集团开展了联合攻关,经过 7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组深入开展了从乳酸到丙交酯单体的制备及其聚合得到聚乳酸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工艺探索,将丙交酯的收率从 90%提高到 97%;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低聚乳酸裂解制备丙交酯单体、本体聚合的催化剂。他们以 L-乳酸为起始原料通过若干步骤化学合成和聚合方法,优化工艺条件,进行生产设备改造,最终得到可工业应用的聚 L-乳酸树脂(PLA)及 PLA 一次性应用制品。PLA 的基本物理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为万吨级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合理的技术参数。该项目于2008年投产,5 000吨/年聚乳酸生产线已实现批量生产,产品 60%出口欧洲和日本等国。
除海正外,南通九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都分别有 3 000 吨的年生产能力。南通九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预计于今年将产量扩大到 20 000吨/年。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位于汕头市的罗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成祥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们虽不生产原料但提供改性聚乳酸原料和成品的能力惊人,达到了 25 000 吨,这两个公司的技术支持分别是美国 Nature Works 公司和Shinoka 公司。
此外深圳市光华伟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也是专门生产并提供聚乳酸原料和产品的厂家,其中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称该公司拥有乳酸最新技术和聚乳酸技术,但目前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宁波环球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他们由美国 CDP 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专门从事聚乳酸的改性和产品的研发,目前该公司在流延薄膜加工上寻求加工工厂,且每月仅提供流延膜加工的原料达 200 吨,由此可知该公司每年能提供的原料量至少不会低于 2 400 吨。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安徽蚌埠的丰原集团,该公司的 L-乳酸产量亚洲最大,据悉国内几家生产聚乳酸的厂家原料都是来自该公司。但该公司仅提供 L-乳酸及其盐类系列产品,聚乳酸技术正在研制当中。毫无疑问,安徽丰原如果加入聚乳酸生产企业的行列,仅在原料成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嘉地产2010威海陈家疃的项目广告企划及推广思路.ppt
- 行销管理的讲义03王家荣.doc
- 行嘉地产2010年威海陈家曈的项目广告企划及推广初步思路.ppt
- 行销管理的讲义04王家荣.doc
- 融创置地的项目操作各环节工作组织及流程阶段性思考全套226PPT.ppt
- 行销管理的讲义06王家荣.doc
- 行销管理的讲义05王家荣.doc
- 行销管理的讲义07王家荣.doc
- 行销管理的讲义09王家荣.doc
- 行销管理的讲义11王家荣.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