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让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让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柯丽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城关镇新区中心小学 442500
关 键 词:
农远教育资源 阅读教学 焕发生机
摘 要: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软硬件资源不断落实到位,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普及。这些资源同样也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因此,如何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成了广大农村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教学实际出发,以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际操作案例,谈谈如何利用农远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等原因的影响,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高耗低收、机械劳动等现象:在许多课堂中,教师依然习惯于用“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依然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师生重复、低效的劳动中流失,课堂效率低下,师生身心俱疲。因此,借助远程教育资源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文本的价值;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将成为现代化教育大背景下提高农村阅读教学效果的大胆尝试。下面,本文将从激发阅读兴趣、突破难点、感知文本、积累语言,训练能力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利用农远资源提高阅读教学能力。
一、利用农远资源巧设情境 质疑问难
远程资源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中国地图,让学生对于“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利用视频依次展示了傍晚的大榕树和清晨时鸟活动的美丽景象。看着庞大的榕树,数不清的枝干,那么多的绿叶,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聆听着鸟儿们动听的歌声;看着鸟儿从树林里飞起来……此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新课的学习,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远程资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并能轻松地切入课题,引生神往。像《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导入。
二、利用农远资源,搭建理解文本的桥梁
(一)、巧用资源,跨越时空限制。
俗话说:“时间不可倒流。”我们如果巧用资源,时间就可以倒流。将语言描述的画面通过资源视频进行展示,就更能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相隔甚远。那么,如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恐龙中的一支演化成鸟儿的过程,唤起他们的科学兴趣?通过播放视频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资源,丰富学生的表象。
农远资源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电脑住宅》一课后,学生理解、感知了课文内容,但电脑住宅到底什么样,学生头脑中却没有清晰的印象,我适时地播放了视频《电脑住宅》,学生边欣赏视频边惊叹电脑住宅的神奇,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建立了电脑住宅的表象,也为解决课后问题: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电脑住宅做好了铺垫。学生观看后,畅所欲言,设计完全出乎我的想像。如学生设计出电脑住宅中有一个机器人管家,机器人管家负责电脑的保养、维修,机器人管家负责给人做饭、炒菜……
(三)、用于解决疑点,豁然开朗
在资源库里,有动听的声音、美丽的图形、生动的图像,可以把具体的实物再现,把静态的文字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形象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想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从而化疑惑为明白,让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四)、用于设置特定情境 , 升华主题。
教学《题西林壁》时,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演示了课件,从不同角度观赏到的美丽的庐山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再让学生体会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后播放庐山的远观图和鸟瞰图。此时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主题的升华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利用农远资源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鉴赏价文本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我适时利用农远资源,紧扣重点进行教学。苏教版第十册课文《二泉映月》的阅读重点是了解阿炳创作该曲的过程,感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