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班幼儿仁爱品质养的行动研究与探索
对中班幼儿仁爱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与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现在的幼儿是21世纪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承担起社会赋予的重大责任,只有具备责任感,心中有他人的人,才能不辱使命。如果一个人仅受过良好的知识教育,却没有良好的仁爱品质,那么他知识掌握的越多对社会的伤害就会越大;同时,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仁爱品质,那么他才会有一种立言、立志、立德、立人昂扬向上的人生观,才会有所作为,成为祖国的栋梁。这些都使得社会对人的道德培养与人格培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然而,当今社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他们得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呵护。可是他们在享受这些的同时,却越来越任性自私,不懂得体贴尊重长辈,同伴之间不会谦让,不能友好相处,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只知道索取爱,却不知道向他人、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 经对我班孩子进行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75%很少帮父母做家务,80%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65%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而82%父母存在“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很少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教育”。85%孩子都不知道有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的教育。在这些孩子中,主动帮助过残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人只有8%,父母生病时知道照顾、安慰的只有15%左右。以上这些不良个性品质,对孩子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 幼儿期的仁爱品质教育可以为人一生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皮亚杰(J.piaget,1932,1969)和柯尔伯格(Kohlberg,1969,1973)对幼儿道德水平都作了研究,发现幼儿在4岁时期出现道德认知自我中心化,4—5岁是幼儿社会认知去向自我中心化敏感期。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内在道德判断能力,正是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最佳时期,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在周围环境、日常生活、集体游戏、家园共育等多方面配合下,让每个幼儿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尊师敬长,友爱同伴,关心社会,真诚的与人相处和交往,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二、研究原则 1、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要对幼儿进行仁爱品质的教育,首先就要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环境有个全方位的了解,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导。这样才能够面向全体,有的放矢的进行施教。 2、情感支持性原则 情感支持性原则是指教师与儿童日常交往中,积极建立双向接纳和爱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社会性情感,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情感支持性原则的内容包括:一是教师对幼儿要持有关心、爱心、温暖、尊重的情感联系,即建立双向接纳、爱与被爱的情感联系。二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投入和情感激发影响、带动幼儿,教育幼儿。 3、教育一致化原则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受各方面的影响的,应要求各方教育力量协调一致,不出现矛盾,教育连贯,前后一致,对幼儿进行反复训练,并持之以恒。 4、强化的原则 强化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或者教具物品等,对幼儿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加强幼儿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应采取明确、适当的方式,对良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对不良好的行为要给予否定。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出积极的爱的动机。所以在教师尤其要注意多采用适宜的身体动作来强化行为,如微笑、点头、拥抱、抚摸头,或叹息、威严的目光、难过等。三、实践与措施(一)、创设良好的环境,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予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孟母三迁》则说明环境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的重要性。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及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环境的熏陶对于培养幼儿的仁爱品质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要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意义,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只有在充满童趣、充满遐想、无距离感的环境中,幼儿的身心才能得以放松,思绪才能得以飞翔,潜能才有可能被激发,环境的教育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我们教师利用有限的空间布置了一系列以“仁爱“为主题的墙面画。如:在爱心园地每人里“种植”了“爱心树”,关心过别人一次“结”一个爱心果,每周比一比谁的爱心果最多,评选“爱心好娃娃”。自从开设了爱心园地后,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