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人”理想葬式考
“狂人”理想葬式考
【摘 要】李贽长期学佛,出入“儒释道”间,曾设计存放自己骸骨的“塔屋”;可惜“塔屋”被毁,他也遭到迫害,而最终的遗嘱所执守的是回教葬式;但通过分析他未竟的、个性化的人生终极寻求,可知他并没找到自己理想中的、个性化的葬式。
【关键词】李贽;葬式;考证
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1527-1602),号卓吾、温陵居士等,福建泉州晋江人,虽然往往和上司冲突[1],仕途却还算顺利,这归于他良好的政绩和口碑[2]。可他却在54岁,任满云南姚安知府后辞官[3](页一九)云游,专一寻求了脱生死之法门。他将生死问题置于他所推崇的“道”的终极[3](页八七),甚至把求学的目的也指向了脱生死[3](页三0九上);他认为天下只有一个真理,一个“道”[3](页一四四上),认为“儒道释之学”是“一”[3](页三六三上)的,从而出入“儒释道”[4](页一四八二)间,终被目为“狂人”、“妖人”、“异端”。可怜他苦苦追索[3](页六六),切切修行[3](页四七),却没能完成自己的终极寻求,最终以76岁高龄自刎于诏狱,留给后人很多谈资。不过,他也因此成为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赢得学人予之等身的评述[1](p7)。
这里,笔者也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李贽理想中的葬式是怎样的呢?这要从李贽的遗嘱说起,《李卓吾先生遗言》详细交代了他对墓葬的具体要求[3](页三八三)。很多学者就据此遗嘱判定李贽最终执守的是回教[5]葬式,甚至有人据此断定李贽是回族人。实际上,学界对李贽的民族属性是有争议的,但对他的回教家史则有共识[6],同时,也肯定他在遗嘱中执守了回教葬式。笔者也赞同李建平等学者的观点[7](p24),认为李贽最终执守的是回教葬式。不过,我们认为这不是他理想中的葬式。理由有三:
(1)李贽到死都未能完成自己的人生终极寻求。他长期学佛,“儒释道”三教皆崇[8],却最终执守的是回教葬式,但他“并未公开表示自己信奉伊斯兰教”[7](p24),甚至在自己一生的著述中只字不提回教,讳言回教家史。可以看出,在他的心底,“儒释道回”都有信,但都不完全信,也还没形成自己独立的信仰体系。可以说,他到死都未??完成自己的人生终极寻求,到死都没得到满意的了脱生死之法门。这以狱中诗《系中八绝》为证,《杨花飞絮》:“四大分离像马奔,求生求死向何门?杨花飞入囚人眼,始觉冥司亦有春。”[3](页三九二下)说明他死前仍然在苦苦思索了脱生死之法门而未得。绝笔《不是好汉》:“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3](页三九三上)则暗示了他选择死亡前的软弱和激烈的内心斗争。对照他在《答自信》中所说的:“怕死之大者,必朝闻而后可免于夕死之怕也。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3](页八九)就可以知道他临死时还在怕死,还未“朝闻”;他临死前心里并不平安,还在追问生死。他既然没能完成以生死观为核心的终极寻求,也就不能完成作为信仰外在化的葬式抉择。
(2)李贽曾设计并督建存放自己骸骨的“塔屋”。他在《书遗言后》中谈到:“……其地最居高阜前三十丈为余冢,后三十余丈为佛殿,僧房仍于寺之右……左盖李卓吾假年别馆一所。周围树以果木,种以蔬菜,蔬圃之外尚有七、八十亩……”[3](页三七八上)在《又与杨凤里》中说:“低处做佛殿等屋,以塑佛聚僧,我塔屋独独一座高出云表,又象西方妙喜世界矣。”[3](页七四上)可以想象,他规划的“冢(塔屋)、寺、馆”一体的终老之所,多么具有诗情画意,多么理想化。及至“塔屋”落成,他在《移住上院边厦告文》中说到:“龙湖芝佛院佛殿之后,因山盖屋以为卓吾藏骨之室。”[3](页一七八上)在《告土地文》中又有:“……佛殿告成,塔屋亦就……卓立在前,则护法韦驮尊者威容也……又况观音势至咸唱导于吾前,更有文殊普贤同启迪于吾后……”[3](页一八O)我们很难想象他的“塔屋”多么令人羡慕,多么惹人嫉妒。
再看他在《答淡然师》里谈到的:“若我则又贪生怕死之尤者,虽死后犹怕焚化,故特地为塔屋于龙湖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于红炉乎。”[3](页八六)在《复淡然大士》中谈到的:“只是怕死在方上,侍者不敢弃我尸必欲装棺材赴土中埋尔。今幸未死,然病苦亦渐多,当知去死亦不远,但得回湖上葬于塔屋,即是幸事。”[3](页八四)笔者推想这“塔屋”是李贽最富创意的作品了:他既不敢火化,“塔屋”就不是用来安放骨灰的,他也似乎不“欲装棺材赴土中埋”,笔者就实在想不出他要怎样安置他的遗体了。可惜该“塔屋”被李贽的敌对者所毁,我们无法进行考证,他也无力再新建而只好另立遗嘱。
(3)李贽有个性化的终极追求和个性化的葬式需要。笔者在上述中提到,在李贽的心底,他对“儒释道回”都有信,但都不完全信,可以据此认为他有着独立的、个性化的终极寻求,只不过他还没形成自己独立的信仰体系就被逼自杀了。在他的遗嘱中,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四 酒店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pptx VIP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二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主体.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doc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一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导论.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5.docx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八 酒店客户关系数字化运营.pptx VIP
- 食材配送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及响应时间.docx VIP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