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移动与腾讯数据暗战
中国移动与腾讯数据暗战
2012年12月24日平安夜,已经在北京闯荡3年的小伙子许毅,站在灯光璀璨的三里屯Village商业区广场,用微信视频向远在大连的女友小曼完成了一次浪漫的求婚。微信的内容为语音视频“小曼,我爱你,嫁给我吧”。而在20年前的1992年12月3日,英国软件工程师尼尔·帕普沃思用电脑给朋友发了史上第一则短信,内容为文字“圣诞快乐”。
短信在20年后即将走到尽头。
相对于尼尔·帕普沃思这位短信的缔造者,许毅和小曼的北京爱情故事似乎略显平凡。但短信和微信作为故事的载体,却代表着两个时代的更替。时光穿梭20年,如今全球手机用户每年发送的短信达到约10万亿条,而微信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迅速吸引了3亿用户。移动IM正在不经意间快速渗入了人们的生活。
此刻,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全球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商之间展开。而在中国,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和腾??的数据暗战,正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
微信胁迫短信
技术创新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也颠覆着传统的运营商业务。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今天,曾经不可战胜的短信,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冷落。
电信行业研究咨询机构欧文咨询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随着大量智能手机用户转而使用免费IM应用软件,至2012年底,全球电信运营商将因此损失230亿美元短信收入。由于传统短信服务向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让路,到2016年,电信企业损失可能会增加一倍多,达到540亿美元。而在2010年和2011年,全球运营商损失仅为87亿美元和139亿美元。
在中国,短信则受到腾讯QQ和微信的巨大威胁。
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冲破4.2亿,通信传输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比一年前,人们更愿意用手中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和QQ,而不是短信或者彩信。对于他们来说,只需数据流量的微信等IM工具,不但能够让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多元,而且能够节省不菲的通信费用。
为了节省价格不菲的长途话费,许毅每天晚上都会用微信和女友联系。“我之前每个月的长途话费将近150元,现在用公寓里的WIFI,每天和女友用微信联系,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还不用支付话费,何乐而不为呢?” 许毅对《IT时代周刊》表示。
事实上,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IM的爆发式发展,正将互联网厂商同电信运营商在这一领域推向更为残酷的竞争。2011年以来,国内的移动IM软件遍地开花,各种“信”(个信、微信、友信等)和各种“聊”(米聊、速聊等)火速上线。各种丰富的应用,让这些软件迅速聚集了大批用户。目前,运营商的话音、短信业务增长一路放缓,微信等IM产品用户直线飙升。
中国移动公布的2012年业绩显示,其2011年的短信和彩信业务收入首次出现下降,为464.62亿元,低于2010年的468.89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运营商指望短信收入再大幅增长已经基本不可能,能够保持稳定已经万幸。”
与中国移动短信业务渐显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微信用户数量的狂飙式上升。2013年1月15日晚,腾讯微信宣布已达到3亿用户。这意味着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微信的用户从2亿增长到3亿。中国联通宽带在线总经理何华杰表示,在国内如果按照用户数量衡量,腾讯实际上已经是中国的第二大运营商。中国移动拥有超过7亿的用户,腾讯QQ活跃用户数达7亿,微信用户数达3亿。
对此,中国移动认为,腾讯QQ正以极低的代价吞噬GSM网络流量。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和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已明确提出“微信已威胁运营商主流业务”的表态。事实上,近期公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透出的信息,则有望通过基础电信服务的转包从而改善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的业务结构。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内容上缺少核心价值,结构又具备互联网企业DNA的情况下,由于微信等业务的增长,沦为数据通道的可能性增加。
纠结的中国移动
就全球而言,在一些最迷恋短信的国家和地区,短信服务率先经历了高速下滑。消费者对于他们已使用15年的服务所具备的忠诚度,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短信的“黄金时代”正在逝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商都在大举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希望通过创新把握市场先机,挑战电信运营商的市场主导地位,首当其冲的是运营商的短信与通话这两项主营业务。
痛定思痛的电信运营商们,决定利用自身掌握的用户和网络资源优势,对抗互联网大佬的冲击。国内的三家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在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上,中国移动推出了“飞聊”,中国联通推出了“沃友”,中国电信推出了“翼聊”。但是这些产品从技术到推广都无法与拥有巨大用户量的腾讯微信同日而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红火一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