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2:-ISO14001-2015与GBT24001-2004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doc

1.1--附件2:-ISO14001-2015与GBT24001-2004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附件2 ISO14001:2015与GB/T24001-2004标准主要差异分析 ISO14001:2015 GB/T24001-2004 差异性分析 建议实施方法 条款号 标题 标准内容 条款号 标题 标准内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共33个)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共20个) 新标准共有术语33个,2004版的术语去掉7个(环境指标、文件、记录、程序、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审核员),剩余13个大部分做了修改,新增术语20个(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环境状况、目标、要求、合规义务、风险、风险和机遇、能力、文件化信息、生命周期、外包、过程、审核、符合、有效性、参数、监视、测量、绩效) 按要求对相关术语/定义进行修改、增加或删减 4 组织所处的环境(仅标题)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新增内容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仅标题)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新增内容 按标准要求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初步确定机遇与风险,建议形成文件化信息或将其增加之前的管理手册中 4.2 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新增内容 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需求与期望,并确定其中的合规义务 建议形成文件化信息或将其增加之前的管理手册中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4.1 所提及的内、外部问题; b)4.2 所提及的合规义务; c)其组织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 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 e)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1.更加明确、具体; 2.可供相关方获取 1.按新标准要求对之前的范围进行重新评估与确定; 2.明确如何确保相关方获取确定的范围。 4.4 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 和4.2 获得的知识。 1.关于如何满足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更清晰了,明确规定了组织需考虑的过程及其相关作用。 2.组织在建立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其4.1、4.2的知识 1.按新标准要求对之前的手册重新描述; 2.管理体系变更时,如何管理。 5 领导作用(仅标题)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那些核心活动。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1.除了保证必要的资源,最高管理层需展示额外的承诺; 2.领导作用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 3.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对EMS的有效性负责。 4.最高管理者确认EMS要求与业务过程的融合 1.按新要求,对之前的手册或相关文件进行修改,增加相关要求 2.最高管理者需了解或理解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定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

文档评论(0)

ALLENLE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专业做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50001,ISO27001,ISO56002,ISO22000,BRCGS,SA8000,Amfori BSCI及SEDEX等体系;另长期做各大欧美客户的质量、社会责任及反恐验厂。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