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孝孺以民本为主旨政治思想解析
方孝孺以民本为主旨政治思想解析
[摘 要] 方孝孺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本,他认为君主最基本的职责是养民,“诚以格君”是君职落实的主要途径,治国的根本法则是“均平”,治国路径应该是仁以施治,“视民如伤”, 推行井田制,藏富于民,重用人才、慎选治国理民之吏。为了更好地保护民众利益,方孝孺主张寓仁于法,寓礼于法,“立法利民”,强调立法的目的是卫民,倡导普法宣传,加强执法,先教后诛,“治人”与“治法”并重。方孝孺的政治主张在建文帝时期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缔造了绚烂的盛世局面,不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的有益参考素材。
[关键词] 方孝孺;民本;君职;立法利民
[中图分类号] B248.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024—05
方孝孺(1357-1402),生于浙江宁海一个官宦家庭,其父方克勤曾任济宁知府,做官“以德化为本”著称,百姓赞之为“我民父母”[1](《方克勤传》)。方孝孺师从有“开国文臣之首”[1](《宋濂传》)美誉的宋濂,是宋濂最为得意的门生。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方孝孺应建文帝之请,出任翰林侍讲学士,后值文渊阁,深得朱允炆赏识。曾主持修撰《太祖实录》、《类要》等。朱棣篡位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以彰正统,遭拒。朱棣怒而诛其十族,诛连受害者达数百人之多,制造了王权专制社会中最大的冤案。方孝孺自幼习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使他入仕之后,决心忠心辅君,纠正洪武时期烈猛治国、重典驭臣的弊政,与建文帝一起厉行善政,治国以仁,爱民如伤。事实证明,由方孝孺辅佐建文改制而成的“建文新政”效果明显,深得民心,“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乐利而重犯法,家给人足,外户不阖,有得遗钞于地,置屋檐而去者”。建文失国后,“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2](《庚巳编客座赘语》)方孝孺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本,其政治主张主要见于《逊志斋集》、《方正学先生集》以及《明史》相关纪传中。 一 民本思想指导下的君职说
方孝孺之师宋濂曾经提出“君权民授???说,认为:“有民斯有国,有国斯有君,民者君之天也。君之则君,舍之则独夫耳,可不畏哉!”[3](《燕书》)在宋濂的政治逻辑中,先有黎民百姓才有国家,先有国家才有人君。人君之权来自黎民百姓的授权,并非上天赐予。如果说有人间主宰身份的“天”,那么,百姓就是人君的“天”。何人可出任人君完全由百姓决定。百姓立之就是人君,弃之就是“独夫”。人君要保其君位,就要以仁义治国,以仁义待民。方孝孺深受宋濂“君权民授”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君职”学说,认为君主最基本的职责是养民,治国的根本法则是“均平”。为此,他提出如下主张:
第一,君职起源于“养民”的政治需求。方孝孺认为,政治生活中的独尊君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先民面临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生存颇为困难。落后的物质资料生产状态下不可能存在剩余财富,也就不可能出现等级差别和君主这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职业分工,“生民之初,固未尝有君也”[4](《君职》)。后来,先民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渐渐走出了屈从被动的境地,生产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剩余产品出现了。这种剩余社会财富的存在激起了人们据为己有的强烈欲望和冲动。迅速膨胀起来的私欲伴随财富的剧增而越来越难以遏制,于是出现了各种纷争并直接造成财富的无谓损耗和大量生灵的罹难。可悲的是,仅仅依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初民”根本不具备智慧与能力,以解决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的纷争。“众聚而欲滋,情炽而争起,不能自决”。在人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急情况下,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人君出现了,“于是乎有才智者出而君长之”[4](《君职》)。通过方孝孺的分析不难看出,君主固然绝非从来就有,但是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类要生存下去,决然离不开君主。“天之生人,岂不欲使之各得其所哉?然而势有所不能,故托诸人以任之,俾有余补不足。智愚之相悬,贫富之相殊,此出于气运之相激而成者。天非欲其如此不齐也,而卒不能免焉”[4](《体仁》),“智或可以综核海内,而愚者无以谋其躬;财或可以及百世,而馁者无以啜之菽。天非不欲人人皆智且富也,而不能者,势不可也。势之所在,天不能为,而人可以为之。故立君师以治,使得于天厚者,不自专其用,薄者亦有所仰,以容其身。然后天地之意,得圣人之用行,而政教之说起。”[4](《体仁》)君主是“有才智者”,能够领会上天的意志安排,可以针对人类社会各类不同的纷争,制定相应的稳定措施,从而消弭动乱,还天下以太平,为人类的进步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人君有资格代表“天”成为人世间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和是非善恶的裁判者。君职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急切需求,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内装修拆除施工方案.pdf VIP
- SL1500型风电机组培训.pptx VIP
- GB_T 17626.30-202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第30部分:电能质量测量方法.docx VIP
- F701仪表使用说明书1.doc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方案以及供应标准.docx VIP
- 投诉处理汽车顾问式销售课件.pptx VIP
- 江西省202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及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YDT 4901-2024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数据资产管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VIP
-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