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防范.docVIP

城市公共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防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公共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防范

城市公共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及其防范   【摘要】近年来,城市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地震、交通事故、火灾等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管理者应从“人为因素”角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与“人”的关系。克服各种“人为因素”,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成效关键在政府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措施。   【关键词】城市 公共安全 人为因素 预防措施   城市安全就是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身健康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保持的一种动态稳定与协调状态,以及对自然灾害和社会与经济异常或突发事件干扰的一种抵御能力。这种状态的保持和能力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及其政府对自身安全边界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判断。   当代城市在不断扩张和提升的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频发的、严重影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政府应吸取本市及其它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公共安全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到各种事故中“人为因素”的严重性,认识到每一件公共安全事故中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高公共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居安思危,树立保障全民生命的公共安全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形成长效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全民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最大限度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为建议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形势严峻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生产力水平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尚不平衡,各种公共安全事件多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经过对各方面资料进行仔细梳理,我们发现,近几年发生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自然灾害。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中强度地震呈活跃趋势,自然灾害及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造成2698人遇难,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地震造成200人死亡。由此可见,我国自然灾害情况非常严重。   二是事故灾难。???通事故、矿难、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各大城市中发生率最高、损失最大的是交通事故、矿难、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其次是燃气、供电、供水、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事故等。国家统计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71983人死亡。而在2013年5月、6月连续发生的火灾、爆炸事件更让人触目惊心:根据今年新华社、新华网等媒体的报道,5月31日,黑龙江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造成78个露天储粮囤、储量4.7万吨的粮食表面过火,损失达307.9亿元;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渣罐闪爆,造成2人重伤,2人失踪;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121人死亡,76人受伤;6月7日,厦门BRT公交车起火爆炸事件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6月11日苏州燃气集团下属液化气经销分公司横山储罐场生活区发生爆炸,导致约40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坍塌,事故造成现场20人被埋,死亡11人,9人受伤;6月15日,大连金州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6月19日山西朔州饭店发生火灾爆炸,截至20日8时,造成3人死亡,149人受伤。   三是公共卫生。流行病、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全球新发的30多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2003年“非典”疫情波及国内20个省市,流传到加拿大等国,并演化成为全球性的危机;十年后的2013年2月,上海发生H7N9禽流感导致人感染事件,截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131例确诊病例,其中康复78人,在院治疗14人,死亡39人,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北京、江西、山东、湖南、台湾等十余省份;还有手足口病、H1N1流感及“苏丹红”、“瘦肉精”、“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它们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产生影响。   四是社会安全。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劳资、移民、拆迁、城管、学生伤亡、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干群关系等矛盾及摩擦如果没有处理好,就很容易导致群体性、报复性事件。2004年四川万县的“棒棒军”事件,就是从两个人的争吵开始的,但到最后却发展成上万人集体闹事,警车被烧;2008年,发生了“6.28”贵州瓮安打砸烧县政府事件;2009年,发生了河北保定棉纺厂千名职工“徒步进京旅游”事件、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重庆嘉陵工人罢工等群体性事件;2013年6月13日发生了南宁“假军车与出租车追尾引发聚集烧车事件”。这些事件都是由个体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中的不满情绪激化,并最终演变成“官”与“民”、“公众”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