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硬肿症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肿症 ppt课件

* 链接皮肤的解剖结构图,录制护士为病儿打包的场景及暖箱中的患儿及仪器的参数:各类新生儿的中性温度。 LOGO LOGO 掌握:硬肿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及辨证 治疗方法。 熟悉:硬肿证的诊断。 了解:硬肿证的预防护理方法。 一、概述 1、定义: 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一种疾病。 以皮肤发凉,体温不升,皮下脂肪积聚变硬、水肿,哭声低微,吸吮困难为特征。甚至出现多脏器损害等严重症状。 2.发病情况: (1)年龄:多发生于出生后3天内的新生儿, 多由于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引起发病。 (2)预后: 本病重症预后较差 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 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 3.范围: 古代医籍中无本病专门记载,据其症状可归属“胎寒”、 “五硬”等范畴。 历史沿革 《幼幼集成·卷四》:五硬者,手硬、脚硬、腰硬、肉硬、颈硬也。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于胸膈,手心脚心,冰冷而硬,此阳气不荣四末也,为独阴无阳,难治。若肚筋青急,乃木乘土位,俱宜六君子汤加姜、桂、升麻、柴胡、以补脾平肝。若面青而小腹硬满者,不治。 病因病机 硬肿症的病因 内因:胎禀虚弱 外因:感受寒邪、感受温热之邪而致。 硬肿症病变脏腑在脾肾,寒凝血涩,阳气虚衰为主要病机。 另有少数患儿因感受邪毒,毒热蕴结,耗气伤津,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行涩滞,气血运行不畅,亦可致肌肤硬肿。 硬肿症病因病机示意图 寒 邪 血脉不充 血行涩滞 温热之邪 寒伤脾肾 气滞血瘀 寒凝血滞 阳气虚衰 感邪 禀 赋 不 足 冷 硬 肿 暗 [病因和病理生理] 1.早产儿和保温不足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是发生低体温和皮肤硬肿的重要原因。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②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环境温度低时散热增加,导致低体温。③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④棕色脂肪(brownfat)是寒冷时产热的主要物质,腋下含量较多其次为颈、肩胛间、中心动脉、肾和肾上腺周围,胎龄越小含量越少,代偿能力有限。正常状态下棕色脂肪不产热,腋温—肛温差(TA—R)0;寒冷时氧化产热使局部腋温升高,TA—R≥0;重症新生儿因棕色脂肪耗尽,TA—R0。因此,腋温—肛温差TA—R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指标。⑤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成人3倍),其熔点高, 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因此,基于上述特点,在寒冷或保温不足时则易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 2.某些疾病 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卡摄人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 3.多器官功能损害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加重,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体 温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 棕色脂肪(brown fat)产热 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寒冷时 低体温、寒冷损伤综合征 棕色脂肪分布 诊断 一、诊断要点 病史 1)发病处于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有保暖不当史; 2)严重感染史; 3)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 4)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 2)低体温:病情加重后体温35℃, 严重者30℃,肛温─腋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 感染或夏季发病者不出现低体温。 3)皮肤硬肿:硬肿为对称性,依次为双下肢、臀、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多器官功能损害。? 4)多器官功能损害 重症可出现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西医儿科学 * 中西医儿科学 *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DIC筛查试验。必要时可做ECG及X线胸片等。 二、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 全身或局部水肿,但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部位特点?组织疏松处。 常有难产或产钳产史,局部皮肤发硬、变红略肿、迅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