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看教学内容选定.doc

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看教学内容选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看教学内容选定

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看教学内容选定   语文是母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以法定形式确立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地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比教学方法重要。原先教师们关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而不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现在新课改要求教师们编写选修课程,已成为教师们深层次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确立宏观的语文知识系统,进行有效教学的良好途径。这也就从更深层面提醒教师们进行教学思考,对语文教学内容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定。   下面就以小说和散文为例,探讨一下教学内容选定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的比较看教学内容的选定。   1.绍兴一中谢澹老师的《故乡》教学简案。   简案一:1.导入并引出话题。2.关于闰土,你知道他哪些情况。3.三十年闰土的变化,完成表格。4.文章是不是想表达“昔盛今衰”的主题,即昔日美丽的故乡变成了今日悲哀的故乡?5.总结。   简案二:1.导入并引出话题。2.品读课文:(1)“我”归乡的背景:文章第一小节,分析句子中的感情;(2)“我”在家乡:主要与两个人有关,一是闰土,二是杨二嫂,我们主要看“我”与两个人的对话(分析)。3.没有故乡,走吧。4.总结:故乡何在。路在何方?   简案三:1.导入。2.探讨“变”与“不变”:(1)探讨一:“我”觉得故乡变化的原因:①“我”的改变;有没有其他原因,使“我”对“不变的故乡”产生了变化的错觉。②小结:故乡没变。(2)探讨二:在故乡期间,作者写了“变化”还是“不变”。(3)探讨三:“故乡没变”“故乡变了”,故乡究竟有没有变化呢?3.改变:新路——第四条路。   简案四:情节的梳理与鉴赏。1.“我”在故乡共待了几天,做了哪几件事?(列出几天的时间、地点、及事件)2.思考:(1)能否把杨二嫂的故事插到闰土来了以后?(2)能否把回忆放到见到闰土以后?(3)能否用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母亲所谈及的那件事?3.总结:情节如此设置的原因。   2.绍兴豫才中学张钢梁老师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学简案。   简案一:1.导入并介绍朱自清,引出秦淮河。出示有关秦淮河的诗、图片。2.秦淮河的“美”体现在哪里?(桨声与灯影)3.重点研读秦淮河的“水”。4.探讨:作者寻找到了美景了么?5.总结:秦淮河的美跟你的想像一样吗?   简案二:1.导入介绍背景(五四运动)。2.秦淮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探讨作者眼中的秦淮河(“神往”,写到的景物)。3.探讨:秦淮河的夜又是怎样的?作者享受到秦淮河的美了吗? 4.作者为什么要插入“难解的纠纷”一段?为什么要拒绝歌妓的演唱?5.小结。   简案三:1.导入并引出秦淮河,介绍散文阅读的技巧。2.研析作者的情感变化。3.研析作者认为天之所以“厚”秦淮河,天之所以“厚”我们的原因。4.探讨:“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分析“我们”“幻灭”的原因。(知识分子的忧乐)5.小结。   简案四:1.导入介绍背景,秦淮河的“艳迹”(历史文化名河)2.梳理景物(船、船灯、水、歌声)、领略感受。3.重点研读第5节(闹热,脆弱,润泽,厚)怎样的场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4.研讨:面对美景,为何“无可无不可”地回去了?在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滋味)?(景随情移,寓情于景)5.小结,延伸比较阅读。   上述两份教学简案分别涉及小说和散文的阅读教学,小说的阅读教学一般是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理清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散文的阅读一般首先是辨清类型,明确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其次是揣摩语言,再次鉴赏散文形象,最后是作者观点倾向。从谢老师的几份教学简案来看,教学内容是有选择有取舍的,几份教案教学难度明显有一个层进过程,适合不同认知结构和水平的学生,由人物分析到探讨“故乡何在”,从探讨“变”再到探讨情节设置的原因,分别适合七至九年级及高一年级学生,而张老师的教学简案分别适合高一至高三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分别是文本的梳理,场景的明确到情感的变化,再到探讨阅读技巧,最后从更深层面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涉及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同样一篇文章可以给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似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是随意的,那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学内容的选定要遵守教学认知规律,要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要教师主观选择的,“教材无非是例子”。“例子”怎样转化为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可能根据自己的学识、爱好、专长,随意选取,有些教师不会仔细考虑本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不是围绕单元或专题要求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