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中国籍西点军校生
历史上的中国籍西点军校生
??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位于纽约哈德逊河上游的西点,故俗称西点军校。西点以责任、荣誉、国家(Duty Honor Country)为培养之根本,造就了大批卓越的将军和政治家,因而夙享盛誉,可谓全球军事院校之顶峰。
?? 中国籍学生就读美国军校为数不少,但荣幸能在美国西点军校就读并毕业的仅有八位。抗战前后,由于国内新制军校的建立,从此再未有我国学生就读西点。下面按时间将这八名中国籍西点生作一简介,有关人物照片全系西点士官时期。
一. 温应星
?? 温应星(1887-1968),广东宁人?905年6月151905年6月15入学西点, 成为中国首次入学西点的2人之一。当时为了西点是否能接纳中国学生,美国国会还特别通过法案批准。温将军于1909年以全级103人中的第82名毕业,但他的 [实用军事工程] 科目成绩名列全级第二。温的同届同学中有著名的戴维斯上将(Jacob L.Devers,二战欧洲盟军副总司令),巴顿将(George S. Patton 盟军第三军团司令)等等;巴顿原比温高一届,因数学不及格而留级,故同届毕业。?? 温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第三课课长,铁路工程师,中东铁路警务处长,第五任清华校长,上海保安处处长,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全国伤兵管理委员会主任,全国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行宪立法委员等等职务;1949年定居香港。温将军临终前曾向子女嘱咐,若不能返归故土,希望能葬于西点母校。将军逝世后西点军校根据将军的资历和业绩,同意将军夫妇入葬西点军校墓园。在阿灵頓国家公墓的追悼礼拜中,温将军当年西点的同学戴维斯将军等主动担任荣誉护卫官。
二. 陈廷甲
?? 陈廷甲(1887-?)1905年6月15日和温应星一起进入西点,在西点被人称为“比利”,是出色的体操选手,后因表演受伤,功课受到耽误,毕业时全期103人中殿后。当时的美国陆军部长在颁发毕业文凭时拍著陈的肩膀鼓励:我的朋友,不要气馁,吾国许多名将毕业时都居最后啊。?? 回国后,陈曾在北京陆军部工作,一次大战时参与英法盟军作战,因战功获得英王乔治颁发的银十字勋章,1931年退出军界,因而后期活动鲜为人知晓;据悉长居香港,逝世年代不详。
三. 王赓
?? 王赓(1895-1942),江苏无锡人,1911年清华毕业后保送美国,先后曾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在西点一贯成绩优秀,并热心帮助其他人,颇得同学赞誉,1918年西点毕业时为全级137名学生中第12名。?? 王赓回国后曾任职北洋陆军部,并以中国代表团武官身份随陸徵祥参加巴黎和会;后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并晋升少将。王赓和前妻陆小曼以及徐志摩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当年是热门新闻,亦有许多诈闻和不实之处,甚至不少二流文人至今仍将王将军视之丘八行伍之列;亦为喜好情色的好事之徒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唾沫横飞的闲聊话题。然而,实情是王将军以优雅的绅士大度主动退出了感情纠纷。?? 1928年后王赓先后担任过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总部参谋长,敌前炮兵司令,铁甲车司令,国府淮北盐务缉私局局长,财政部税警总团总团长;128沪战开始时因误入日宪兵辖区被捕,后经他国协助得以脱险,但被误认为泄露军情重新入狱,甚至部分第19路军主官以及著名的牛B大王沈醉先生(虽然沈先生后来身为情报官员,但对王赓案件实情毫无所知)几十年后的“回忆录”中仍毫无责任感地将作战失利推咎于王赓身上,然而当时就经政府多方查证予以澄清。?? 1935年王赓出狱后曾任职铁道部,后任国府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为维持抗战期间滇缅命脉的战略物资内运作了大量工作。1942年4月,王赓作为政府军事代表团成员于赴美期间(当时太平洋已为日军封锁)因肾病复发,医治无效于开罗逝世,终年仅47岁。
四. 曹霖生
?? 曹霖生(1895─1976),出生于上海,其父是晚清公派留学的幼童。 曹13岁时(1908年)赴美国,先后就读小学、中学;学业结束后于1913年一度返国。?? 1914年曹霖生再度重返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修之后,于1916年9月13日进入西点。由于时值一次大战,美国决定全面参战,对1916级的学生施行“战争紧急课程”,以便学生尽早投入作战,故该届学生仅以两年多时间就修完全部课程,于1918年11月1日提前毕业。?? 曹氏毕业后即任中国驻美使馆武官,并于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王正廷的秘书;和会结束后赴美宣扬中国于和会后的不平等处境,次年返国。 回国后曹氏任职外交部,又于1922-1926年期间任教清华,在校期间积极向学生鼓吹强兵富国之道,激励学生积极投考美国军校。1926年底离开清华,任张作
文档评论(0)